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機器製造局
天津機器製造局
時間
1867年03月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崇厚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天津機器製造局簡稱“天津機器局”。官辦軍用企業。清同治6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創設於天津。初名“軍火機器總局”。開辦經費二十餘萬兩,規模僅次於江南製造局。九年由直隸總督李鴻章接辦,易名“天津機器製造局”。
事件背景:
1865年(同治4年),江南製造局與金陵製造局相繼建立,南方軍火生產發展較快。清政府為考慮軍火生產佈局,決定在北方建立新式軍火生產工廠。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於1866年8月提出在京城或天津設立機器局,這與兵部會議提出在天津設局的主張一致。
1866年10月,奕欣正式奏請朝廷在天津設局,以製造外洋軍火,並提出由三口通商大臣祟厚負責籌劃,這一奏議得到朝廷批准。
崇厚委任英國人密妥士籌備建局事項,並撥給8萬銀兩在英國購買製造火藥和銅帽機器。
1867年3月在天津城東賈家沽道購地2230畝,5月正式開局,初名軍火機器總局。按照建廠計劃,經過一段準備工作後,動工興建機器總局的火藥局(通稱東局)。外國購買的機器到達後,即陸續安裝。
1870年8月東局建成,局內安裝製造火藥和銅帽機器,當年開工生產,日碾黑色火藥140—180公斤。
在東局籌備期間,直隸練兵急需劈山炮和開花炮。若等待東局建成後製造,緩不濟急。祟厚提出在天津設專局製造,經清廷批准。祟厚委任英國人戈登、薄郎等購機建局。
1867年9月,在天津城南海光寺動工興建西局(亦稱南局),這是軍火機器總局的一個分局,局內設鑄鐵、鋸木、金工、木工4廠,僱用當地工人50餘名,1868年,西局開工生產,鑄造出450磅子重銅炸炮,還製造出砲車和砲架。西局還承擔東局的修配任務,到東局建成時,西局已鑄造砲位、輪船機器零件等7000餘件。
Top
發生過程:
清政府創辦的以生產彈藥為主的北方最大的兵工廠。又稱天津機器局、北洋機器局。
1867年(清同治6年),清政府為建立一個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兵工廠,令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創設於天津。建立之初,專任英人密妥士總管局務。
1870年冬李鴻章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從江南機器製造總局調沈保靖總理局務。經整頓擴充,規模迅速擴大,產品種類不斷增加。
天津機器製造局得常年經費由天津、煙台兩海關撥用“四成洋稅”,每年約三十餘萬兩。
自光緒6年(1880)起,每年又在戶部西北邊防餉內增撥一萬兩。
光緒14年(1888年)後另從海軍衙門撥支洋藥釐金作為常年經費的補助。
光緒19年(1893年)增建一座煉鋼廠。該局分為東、西兩局。東局設城東賈家沽,以製造火藥、槍砲、子彈和水雷為主。西局設城南海光寺,以製造軍用器具、開花子彈及佈置水雷用的輪船和挖河船為主。東、西兩局所產軍火除供應本省淮練各軍、兵輪、砲船外,還按時撥給吉林、奉天、察哈爾、熱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陸淮軍。此外,東局還附設有水師、水雷、電報學堂。
光緒21年(1895年)改稱“北洋機器製造局”(又名“總理北洋機器局”)。
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天津時,被破壞。
歷史影響:
天津機器局是洋務運動最早興辦的四大近代軍用工業之一,它的建立對天津近代化進程的影響極大。
主要有:
一、它是天津第一家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工業。天津第一家外國資本近代企業是1874年興辦的大沽駁船公司,第一家民族資本近代企業是1878年興辦的天津貽來牟機器磨房,都比它晚。因此,津局首先從西方引進機器設備,聘用外國技術人員,把近代先進科學技術帶進了天津,這就打破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閉關自守的保守狀態,為天津近代化開了風氣之先。
二、津局生產規模相當龐大,門類齊全,技術水平較高,因而在生產過程中培養和訓練了一批本國技術員工,成為北方第一代近代產業工人的骨幹,對天津近代工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津局需要大量的煤、鐵等原材料,開始主要依賴進口,後來,掌握津局的李鴻章決定興辦開平煤礦,以解決津局對煤的需要,這就顯示出津局在推動和促進其他近代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四、津局規模宏大,建成之後,如同在天津傳統城市之外,又出現了一座新城。 《天津機器局》描繪當年東局盛況時說:“巨棟層樓,廣場列廳,迤麗相屬,參錯相望。東則帆檣沓來,水柵啟閉;西則輪車轉運,鐵轍縱橫,城堞砲台之製,井渠屋舍之觀,與天津郡城遙相對峙,隱然海疆一重鎮焉。”(《天津府志》重修本卷28“公廨”)這就大大擴展了天津城市的疆界和規模。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