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巴馬丹拿
巴馬丹拿
時間
1868年10月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派喬治·威爾森、洛根、威廉·薩爾維、卡文·巴馬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巴馬丹拿(p-t-group)曾經稱為公和洋行。我們可能是東南亞區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建築及工程事務所。巴馬丹拿集團現聘用了超過九百名職員,並於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成立分區辦事處。同時,集團亦於印度、中東、新西蘭、夏威夷、美國和加拿大等地成立聯營辦事處,為各地工程提供全面的建築、結構及機械工程、城市規劃和項目監督等服務。此外,集團也設有平面設計、模型製作及攝影等專業指導部門,為客戶提供更完備的顧問服務。
事件背景:
巴馬丹拿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是由一位英國建築師威廉·薩爾維(William Salway)在香港創立。
1858年,他從英國出發,途經香港前去探望在澳洲的父母,卻在香港停留了下來。
十年後的1868年10月1日,他在香港開創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也就是後來的P&T的前身。
1870年,事務所加入了一位隨軍的測量師W.威爾森(W.Wilson)。
1880年代,年輕的建築師卡文·巴馬(Clement Palmer,1857年—1953年)加入該事務所,不久他參加滙豐銀行總行大廈(第二代)的設計競賽並獲勝,他的成功奠定了巴馬在事務所的地位,他成為此後近30年事務所的設計主持。1895年,他和合伙人、結構工程師亞發·丹拿(Arthur Turner)兩人被授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資格(RIBA),事務所也以他倆的名字重新命名為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Top
發生過程:
1912年(民國元年),事務所派喬治·威爾森(George Leopold Wilson,1880年—)和洛根(M.H.Logan)前往上海開設分所,並開始使用「公和洋行」這個中文名稱。幾年以後,威爾森和洛根成為事務所的正式合伙人和主持人,於是將總部從香港遷到上海。
喬治·威爾森來到上海後接到的第一個設計任務是位於外灘4號(現在改為3號)的有利大樓,這是上海第一座採用鋼框架結構的建築,外觀基本屬於仿文藝復興風格。
1916年大樓建成,公和洋行也在上海獲得了承認,並將行址遷入該樓。
此後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公和洋行在上海陸續設計了一批頗具水準的建築作品,成為上海實力最為雄厚的建築設計機構。上海外灘建築群中約有10座是他們的手筆,幾乎占到總數的一半,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滙豐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沙遜大廈和中國銀行大樓。這些建築今天均已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巴馬丹拿從中國大陸撤出後,繼續以香港為基地發展業務,一般多採用中文名稱巴馬丹拿。
1970年代,隨著香港及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起飛,機構規模也日益壯大,員工人數也1960年代初的60多名發展到700多名,並陸續在以下地區設立分公司,拓展業務:
澳門、新加坡、台灣、泰國、馬來西亞、中國。
與以往相比,該機構的建築呈現出風格多元豐富的特色,體現多種文化傳統和地域特徵的影響,並贏取過香港與外地的許多獎項。
目前,巴馬丹拿的合伙人已經不單只有英國背景,而是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相當比重為香港本地建築師。
2003年,該機構在全球排名第52名。
歷史影響:
1916年後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公和洋行在上海陸續設計了一批頗具水準的建築作品,成為上海實力最為雄厚的建築設計機構。上海外灘建築群中約有10座是他們的手筆,幾乎占到總數的一半,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滙豐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沙遜大廈和中國銀行大樓。這些建築今天均已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