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芳乃亭
芳乃亭
時間
1911年06月 ~ 1945
地點
台北西門町
相關人物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11年,西門町誕生了台灣第一家專屬電影院-芳乃亭,它是第一家兼作電影放映的劇場。
背景:
1896年1月,於台北城內府前街的提燈屋,有了第一家戲院「東京亭」,是台灣第一家戲院,先後推出軍談、落語及義太夫等說唱藝術節目,頗受歡迎,是台灣最早的娛樂設施。
Top
發生過程:
西門町昔日為清朝台北西門城外的荒涼地,1895年,日本人為顯示其統治優勢,仿效東京淺草區,將這塊荒涼地規劃成高尚娛樂商業圈及日人宿舍區,日人治台十五年,少數台灣人逐漸接受日人的娛樂方式,加上播放影片日漸豐富,民間看電影的風氣也在逐漸醞釀。
全台最早的戲院是淡水館(1895年),但屬於官員娛樂場所。第一家民營劇院是浪花座(1897年),稍早於台北座。1897年,日本人於西門町蓋了台灣第一座專門播放日本劇的劇場:浪花座(1902年戰後改建為萬國戲院),以後,數家電影院開始在西門町成立,包括:1902年專演日本劇的榮座、1908年八角堂(今紅樓劇場)、1911年第一家專屬於台灣的電影院芳乃亭(於1913年改稱為新高館,同年成立了新芳乃亭)……等。
1908 年,台北新起町出現最初的電影專門放映館「芳乃亭」(舊芳乃亭,後更名為「新高館」)僅供日人觀賞,另在大稻埕蓋一間簡陋木屋,供台人用。
1910 年1月起,台北芳乃亭採間歇性放電影,仍演新劇為主,兩年後專映電影。
1911 年7月,高松豐次郎另在舊芳乃亭附近新建的新芳乃亭開幕(當時稱為活動寫真館,地點在現在內江街國立護專),為台灣最早專映電影的場所;舊芳乃亭則改為新高館,與芳乃亭競爭營業。(新芳乃亭光復後改為美麗都戲院,即現在國賓戲院)
1914 年1月1日,基隆活動寫真館開幕,是台北新高館與芳乃亭競爭的擴大。新高館放映影片《西洋悲劇盲人》、《拿破崙勝利》、《挪威捕魚實況》等等。1月20日,芳乃亭放映法國片《怒濤氾濫》、《傻將軍失敗》、《巖窟王》、《新法學士之婚》等片。
1915 年1月,台南戎座開幕,專映電影,與台北新高館連線經營,新高館映過影片即運台南戎座放映。「芳乃館」與「世界館」取得日本兩大電影公司的台灣放映權,開始著手排片,開始了接下來連續幾年的台灣龍頭戲院之爭。
1916 年1月1日至5日,芳乃亭放映日活出品《東京御大典奉祝會》、《沙漠之旗風》及法國寫實片,新高館放映《爪哇大火山》、《人和魂》、《餓鬼》、《英國水兵》等片。4月,芳乃亭首次放映長篇連續電影,全長32卷,3萬5千呎,分四天映畢。取消禁止男女同席觀賞。6月,新高館改組為世界館,上映日本天活公司新片。芳乃亭慶祝五週年,放映日活《曾我兄弟》及西洋打鬥片、滑稽片。7月11日起,世界館放映日片《塵世》、《石川原八郎》、洋片《X光線》、《威廉姆森海報》等等。
兩家電影院競爭,促成與日本國內影片商建立發行制度,簽訂買賣合約。觀眾大部份是日本人。
1930年版《日本映畫總覽》記載,台灣1929年有10家日人經營影院,12家台人經營的混合館,映中國片(永樂座是其中之一)。
歷史影響:
到了1935年,台灣博覽會造就西門町電影街的形成,共有八家電影院、豪華劇場環繞在成都路、峨嵋街一帶。在民國50年的時候,「樂聲」、「豪華」、「日新」、「獅子林」、「國王」、「皇后」……等新戲院,更將西門町的電影娛樂事業推向最高峰。
1945年後,電影業蓬勃發展,西門町的戲院數量曾高達37家,成為台北市最繁華熱鬧的休閒娛樂中心,其電影事業的黃金時期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間,戲院蓬勃興盛,試片室、影片字幕公司、發行公司等電影相關行業如雨後春筍,紛紛進駐。戲院帶來無數的人潮,連帶周邊的店家也都因此大發利市。
(資料來源,參考:[台北事]關於台北的曾經、台灣電影數位典藏資料庫)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