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字林滬報
字林滬報
時間
1882年05月18日 ~ 1899年02月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戴譜生、蔡爾康、高太痴
資料來源:人民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字林滬報》(1882年~1899年),初名《滬報》,創辦於清光緒8年4月2日(1882年5月18日),上海早期著名報紙,由F. H. 巴爾福擔任主筆,F. H. 巴爾福同時也是《字林西報》總主筆,後來又聘戴譜生、蔡爾康、高太痴等擔任主筆。
事件背景:
該報創辦初期名為《滬報》,報名直書,逢星期日休刊。採用國產的毛邊紙單面印刷,報紙篇幅較當時出版的《申報》略大。正文用四號字體,廣告為五號字體;兩頁中的中縫較寬,便於折疊裝訂,同年8月更名為《字林滬報》,報名橫排。
該報版面編排清秀,十分注重國際新聞報導。創刊時適逢中法戰爭爆發,由於該報有《字林西報》作後盾,消息來源廣泛、迅速,經翻譯處理後,稿件觀點鮮明,刊登時間均比上海一般報館要早幾天,比素以報導迅速見長的《申報》新聞也要早一天。該報還採取擴大版面,取消星期日休刊等改革,一度成為當時上海與《申報》競爭最劇烈的一家商業報紙。
光緒11年(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一般國際新聞不為讀者註意,該報利用外文稿的優勢日益見弱,相反,《申報》不斷採用電報傳遞消息等手段進行重大新聞的報導,使得該報相形見絀。
在與《申報》競爭中,主筆蔡爾康采用賄賂《申報》排字房工人和買通電報局電報生,盜取《申報》電訊稿等手法,以此與《申報》抗衡,在讀者中造成極壞影響,聲譽大跌,同時也遭《申報》和其他報館同業的非議。
Top
發生過程:
《字林滬報》倡議人為《字林西報》主筆巴爾福,他於1881年返滬任《字林西報》主筆時見館中存有全副中文鉛字,置而不用,以為可惜,遂建議洋行出中文報紙。
1882年4月2日,字林洋行創辦,初名《滬報》,第73號改名,為《字林西報》的中文版。《字林滬報》最早以毛邊紙單面印刷,正文用四號字體,每逢星期日休刊一天,後來由於競爭激烈,《字林滬報》擴大版面,並取消星期日休刊的規定。在《申報》強力競爭下,《字林滬報》日漸式微。
光緒12年(1886年)起,蔡爾康改變策略,編纂副刊《玉琯鐫新》,光緒13年(1887年),新增《花團錦簇樓詩稿》一頁。光緒14年5月(1888年6月)又加刊《詞林畫報》。這一列系的改革使得《字林滬報》重獲讀者。
光緒16年(1890年)高太痴進《字林滬報》當編輯。光緒17年(1891年)6月蔡爾康離開《字林滬報》,《花團錦簇樓詩稿》隨之停刊。光緒22年(1896年)春,高太痴主持文藝附張《漱芳詩選》的編選工作。
光緒23年(1897年)11月24日,《字林滬報》出版附張《消閑報》,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文藝副刊。以後《字林滬報》經營每況愈下,後由黃曉秋、張久余接手。1898年5月轉售予「協記」。1900年賣於日方。
光緒25年(1899年),《字林滬報》出讓給日商上海東亞同文書會,改名《同文滬報》。
1908年,更名為《滬報》至終刊。
歷史影響:
《字林滬報》出版附張《消閑報》,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文藝副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