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靜安寺路
靜安寺路
時間
1860年05月 ~ 1945年09月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李秀成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靜安寺路(Bubbling Well Road),是中國上海市南京西路在1862年—1945年之間所使用的路名。它起初作為上海公共租界的第一批越界築路而開闢,正式劃入租界後,成為東西橫貫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主幹道。該路東起西藏中路,接南京路,西到大西路(延安西路),全長3866米。
事件背景:
靜安寺路,始建於1860年代,初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修築的一條道路。
1899年,大部分納入租界。
1900年後,中外關係趨向緩和,外商對華投資大幅度增加。
從20世紀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的十餘年間,在上海經商致富的洋行大班們(多數是英國人)紛紛選擇靜安寺路興建大型獨立式花園別墅,不久這條馬路沿線就形成上海最早的一片高級花園住宅區。
1920年代和1930年代,靜安寺路兩側風貌迅速發生變化,從以獨立式花園住宅為主演變為以公寓和新式里弄為主。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沿路陸續開設眾多商店,漸漸形成上海西區的商業中心。不過,靜安寺路商業街的氣氛與東面喧囂的南京路(今南京東路)截然不同,經營方向趨向高檔,以高級舞廳、電影院、咖啡館和時裝店聞名。
1937年8月13日,空前激烈的淞滬會戰爆發,在持續3個月的戰事期間,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區幾乎全部化為廢墟,上百萬來自閘北、南市以及虹口日本勢力範圍的大批商賈和難民為避難蜂擁而入形勢如同「孤島」的租界,靜安寺路附近人口更為稠密,不少名店從市內其它地段遷入靜安寺路營業,商業更趨繁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立刻進占租界,靜安寺路的鼎盛時期就此結束。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國民政府正式接收上海租界,將靜安寺路更名為南京西路。
Top
發生過程:
靜安寺路的起源與兩件事有關:外僑賽馬和太平天國戰爭。
上海開埠不久,一批熱衷於賽馬的英國僑民於1848年在當時的租界外租地82畝(今南京路、河南路、寧波路、山西路圍合的區域,同年劃入租界),興建了上海第一個跑馬廳,前往外灘的通道被稱為花園弄,即南京路的前身。
1853年,小刀會占領縣城,2萬華人湧進租界,造成地價暴漲,於是跑馬總會將第一跑馬廳高價賣出,而在租界西部空地上新建了占地171畝的第二跑馬廳,其界限即今湖北路、海口路、北海路、西藏中路、六合路、芝罘路和浙江中路構成的圓弧形。
1860年-1862年,李秀成率領太平天國大軍,連續攻陷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湖州、嘉興、寧波等蘇南浙北的大部分城市,這些地方以富裕著稱,有產者眾多;加之歷來科舉鼎盛,大批士子恐為激烈反儒的太平天國所不容,於是數以十萬計的居民聞風而逃,蜂擁前往上海租界避難。致使上海租界內人口增加了10倍以上。精明的外商抓住時機,在公共租界西部(大致從河南路到西藏路)尚未開發的地段上建造大批中西合璧的連排式房屋租給這些富裕的中國難民,興起19世紀上海規模最大的一次房地產熱潮。於是,跑馬總會又將第二跑馬廳以十倍於原價的價格出售,在原址上開闢密集的街道,以興建更多的石庫門房屋。
1862年,跑馬總會在公共租界西部界限泥城浜以西購買了466畝土地,將跑馬廳遷到那裡。同時,利用出售第二跑馬廳的部分餘款,在第三跑馬廳的北側修築了一條用於驅馳馬車的大道,東面經過泥城浜上的木橋連接租界內的大馬路(南京路),西面一直通往7華里外古老的靜安寺。這條新辟道路被命名為Bubbling Well Road,中文名稱為湧泉路或靜安寺路。靜安寺路是上海最早的一批越界築路之一。
19世紀後半葉,在公共租界向西伸展的幾條越界築路中,新閘路由於臨近水路要道蘇州河,航運便利,形成由石庫門里弄構成的人口密集的街區,聚集了大批中下層市民。與新閘路不同,靜安寺路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仍然大體保持著低密度的郊區風貌,沿線只有少數中外上流社會的鄉村別墅,以及一些休閒、娛樂場所。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拓展,拓展的方向為西、北、東三面。其西部界限從西藏路一直向西推進了3公里多,直到靜安寺以西的五聖廟(今國際貴都大酒店門前),於是當時的整條靜安寺路都被劃入界內。
1900年的義和團事變結束以後,中外關係趨向緩和,外商對華投資大幅度增加。從20世紀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的十餘年間,在上海經商致富的洋行大班們(多數是英國人)紛紛選擇靜安寺路興建大型獨立式花園別墅,不久這條馬路沿線就形成上海最早的一片高級花園住宅區。
1937年8月13日,空前激烈的淞滬會戰爆發,在持續3個月的戰事期間,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區幾乎全部化為廢墟,上百萬來自閘北、南市以及虹口日本勢力範圍[5]的大批商賈和難民為避難蜂擁而入形勢如同「孤島」的租界,靜安寺路附近人口更為稠密,不少名店從市內其它地段遷入靜安寺路營業,商業更趨繁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立刻進占租界,靜安寺路的鼎盛時期就此結束。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國民政府正式接收上海租界,將靜安寺路更名為南京西路。
歷史影響:
該路大部分路段至今仍然基本保持租界時代大約20米的路幅,綠化良好,只有小沙渡路(西康路)和哈同路(今銅仁路)間的一小段在1954年修建中蘇友好大廈(今上海展覽館)時拓寬,1984年,這一段鋪設彩色行人路板。
該路仍是上海綠化較好的馬路之一,東端是由跑馬廳改建的上海人民公園,西端是由萬國公墓改建的靜安公園。
雖然南側建成了延安高架路,該路仍是上海東西交通幹道之一,有20餘條公交線路途經該路,兩側各種機構眾多。
自1980年代後,新建了一批現代化的高層旅遊賓館和商務樓——上海商城(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錦滄文華大酒店、靜安希爾頓酒店、上海國際貴都大飯店、上海賓館、靜安賓館和百樂門大酒店。
該路仍是上海重要商業街之一,雖然在1949年以後店鋪大量減少,經營檔次和服務質量明顯降低,但自1992年以後,該路重現了昔日霓虹燈閃爍的夜景,多數店鋪得到改造,同時新建從南匯路(原大華路)到西康路(原小沙渡路)的梅龍鎮廣場、中信泰富和上海恒隆廣場三大商廈,形成上海的高檔商業中心之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