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厘捐
厘捐
時間
1853年03月 ~ 1931年04月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雷以誠、咸豐
厘捐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即厘稅。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三節:“1853年刑部侍郎 雷以諴 在 揚州 幫辦軍務,為籌措 江 北大營的軍餉,在 仙女廟 等地創辦厘捐。”

又稱釐金、釐金稅。晚 清 實行的一種行商稅。在水陸要隘設立關卡,徵收過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稅,百分之一為厘,故名。 《清史稿·食貨志六》:“釐金抽捐,創始揚州一隅,後遂推行全國。 咸豐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諴治軍揚州,始於仙女廟等鎮創辦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國家不裁釐捐,這些弊病總不能除的。” 鄭觀應《盛世危言·稅則》:“迨後天下多事,始創榷貨抽釐之製,藉資軍餉。釐捐最旺時,歲收二千萬。”

事件背景:

咸豐即位之初,國庫嚴重空虛。咸豐即位的那一年,戶部可以支取的銀兩隻有區區22萬兩,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國庫裡只有這麼一點錢,的確令人驚訝。另外,國家每年的開銷支出也很驚人,例如咸豐3年(1853年),當年朝廷光軍費開支就達2900萬兩,國家財政赤字嚴重,全國各地起義不斷,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再加上各地抗捐抗稅的鬥爭時有發生,財政危機必須盡快解決,但如果一味的提高徵稅額度,勢必引起百姓不滿,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正當咸豐皇帝為此事焦頭爛額之際,有一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江南,有一個文人,叫錢江,他給當時正在為清軍江北大營籌措軍餉的幫辦軍務大臣雷以誠提了一條建議,就是徵收“厘捐”,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徵收“商業稅”。中國自古只有農業稅,沒有商業稅,當時的中國商業非常繁榮,政府沒有從中收稅是一大損失。

雷以誠按照錢江的辦法,在水陸要衝設卡,徵收貨物稅和過境稅,稅率按貨物價值的百分之一徵收,此法操作簡便,收效很快。

雷以誠以此方法為江北大營籌措了不少的軍餉,當時在江蘇領兵的將軍叫勝保,他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就上奏咸豐皇帝,要求在全國推廣“厘捐”,並得到咸豐皇帝的支持,隨即“厘捐”的徵收在全​​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