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太平天國開科取士
太平天國開科取士
時間
1853年12月
地點
南京
相關人物
楊秀清、洪秀全、劉元合
太平天國開科取士
資料來源:通南京網
簡介:

太平天國在清咸豐3年、太平天國癸好3年(1853)建都天京(今南京)後,即修改訂立考試制度,正式開科取士。科考分在天京舉行的會試和在各地舉行的鄉試,“布衣、紳士、倡優、隸卒”不論門第出身均可直接報名考試。

會試每年一次共4場,分別稱天試、東試、北試、翼試,相應由天王、東王、北王、翼王主持,中榜者各自成為主試王的部屬。考題由各王自己選定,用八股文,內容均出自天朝印書《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天命真聖主詔旨》、《天條書》、《三字經》等。

考期分別是各王的生日,天試在天歷12月10日(旋改在幼天王生日10月1日舉行,唯咸豐4年(1854)甲寅天試在9月20日) ,東試在8月10日,北試在6月20日,翼試在2月1日。依考試成績取元甲3人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封職同指揮。次甲稱翰林封職同將軍,三甲稱進士封職同總制,均無定數。考試在貢院舉行,一般錄取百餘人。獲鼎甲者得以“冠龍鳳冠,衣錦袍,乘馬,導以鼓樂旗蓋,遊街3日以榮之”。

鄉試中者無定額,中榜即為舉人,第一名授軍帥職,第二名以下授師帥職。發榜後,中舉者即到各守土官署報到。官署給行資,具舟車,送來天京參加會試。

事件背景:

首次會試是在清咸豐3年(1853)舉行的東試。東王貼出告示“令士子先期十日赴詔命衙報名”,由於報名的不到50人,只得展期10天,並“鳴鉦傳令不應試者斬”,結果到期應試的包括官員不足300人。這次考試文題是《真道豈與世道相同》,論題是《皇上帝是萬郭(國)大父母,人人是其所生,人人是其所養》,詩題是《四海之內有東王》。有個王秀才因被脅迫應考,遂憤然作詩:“四海皆清土,何容此陸梁?人惟知北闕,世竟有東王!心為紅巾碎,愁隨白髮長。傷心憐弟妹,含淚別爹娘。殺賊應憑向(榮),殃民總是楊(秀清)。避秦何處好,回首問斜陽。”此人當眾在東王壽辰為“清妖”張目,痛罵東王,當然抱了必死之心。東王將其推出正法。最後所取狀元是朱世傑,他還特為東王上壽聯:“眾諸侯自東自南自西自北,予一人乃神乃聖乃武乃文。”不過他也於次日晚就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