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楊秀清的代天父傳言
楊秀清的代天父傳言
時間
1853年11月24日 ~ 1853年11月24日
地點
相關人物
楊秀清、洪秀全、劉元合
資料來源:文歷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咸豐3年(1853年)11月24日,東王楊秀清借口洪秀全苛責女官,假托天父附體,杖責天王洪秀全。
事件背景:
從宗教方面來說,洪秀全是拜上帝會的締造者,享有僅次于天父皇上帝與天兄耶蘇的最高宗教地位,是「真主」。但是,由于楊秀清具有「代天父傳言」的特殊身份,他不僅是「禾乃師贖病主」,而且是「聖神風(皇上帝意志的教化者)」和「聖靈(皇上帝的降托者)」。因而,楊秀清成爲太平天國舉國上下共同信仰的一位「真神」。正如《天條書》明文規定的「七日禮拜頌贊」詩寫道:「贊美上帝爲天聖父。贊美耶蘇爲救世聖主。贊美聖神風爲聖靈。贊美三位爲合一真神。」這麽一來,楊秀清的宗教地位既低于洪秀全,又淩駕于洪秀全之上。
從政治方面來說,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是統治「天下萬國的太平真主」,自封「萬歲」。楊秀清是「佐輔天王主宰天下,統取寰區」的「左輔正軍師」;是「管治東方各國」的「東王」;初封「九千歲」。天王在名義上是太平天國革命政權的最高領袖。東王「掌理天國軍務」,「總操萬權之職」,「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實際上掌握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因而,洪秀全說:「朕是禾王,東王禾乃,禾是比天國良民,禾王、禾乃俱是天國良民之主也。」
Top
發生過程:
在一般情況下,洪楊之間的關系是君臣關系。楊秀清朝見天王,要「偕衆官跪下,山呼萬歲」。太平天國的重大政策措施,要由東王領頭奏報天王,取得天王的「禦照」和「旨准」後,才頒布施行。但是,這種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從屬關系也不是絕對的。由于楊秀清具有「代天父傳言」的特殊身份,不僅朝見天王有時可以「立在陛下」,而且還可以「往往假托天父下凡,肩輿直至洪秀全宮內」,或把天王召到東王府,要洪秀全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聽他口傳「天父皇上帝聖旨」。這麽一來,楊秀清可以假借「天父」名義,掌握太平天國的最高指揮權和決策權。正如當時有一位文人所指出的:在天京的洪、楊王府「東西對峙相抗衡,不辨誰君又誰臣。」
道光28年3月,楊秀清借營救馮雲山之機,取得「代天父傳言」的特權。太平天國起義後,楊秀清英勇善戰,足智多謀,成為地位僅次於洪秀全的太平軍實際領導人。
咸豐3年11月24日,楊秀清借口洪秀全苛責女官,假托天父附體,要對洪秀全杖責四十。北王韋昌輝等再三懇請開恩寬恕和代為受杖,均遭拒絕,直到洪秀全俯首聽命,接受杖責,方才罷休。事後,洪秀全忿,借楊秀清上朝勸慰之機指桑罵槐,楊秀清針鋒相對,隱約警告。雙方假戲真做,彼此心照不宣,最終以相互妥協而告結束。
歷史影響:
楊秀清在拜上帝會衆「多被妖人恐嚇」,「心無定見」,有「忘卻真道」,「差入鬼路」的危急情況下,假托天父下凡附體傳言的。這一做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1)安定衆心,要會衆堅信有天父皇上帝「出頭作主」,不必驚慌,不可動搖。
(2)團結會衆,「勸人爲善」,「預言未來」,堅定會衆的革命信心。
(3)揭露敵人的陰謀詭計,打擊反革命的破壞活動。嚴責其「罪惡」,「宣傳其醜行」,把「引人離道」的壞家夥「逐出拜上帝會」。毫無疑義,當時楊秀清的這一行動是必要的,爲開辟紫荊山根據地立下了汗馬功勞,對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