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清朝海關大權落入外國之手
清朝海關大權落入外國之手
時間
1854年06月05日 ~ 1854年06月05日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麥蓮、阿禮國
資料來源:時光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海關是一個主權國家保護本國民族經濟的門戶,按照本國政府的意圖對過境商品徵稅是實行這種保護的手段。封建帝國的國家機器中,早就設立了專門管理進出口貨物的機構。但是,直到清康熙24年(1685年),在上海松江府華亭縣境內設立的江海關,才正式以「海關」取代延續了數百年的「市舶司」管理體制。在中英《南京條約》和繼之而來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及其附約中,清政府和各有關締約國商量,規定他們的駐華領事參與監督各國來華商船的報關和結關手續,以杜絕走私。
事件背景:
1843年(道光23年)簽訂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後章程》明文寫道,英國要「嚴飭所屬管事官等,將凡系英國在各港口來往之商人,加意約束,四面察查,以杜弊端;倘訪聞有偷漏走私之案,該管事官即時通報中華地方官,以便本地方官捉拿」。根據這條規定,英國領事還負有察查英商並提供中國關於英國商人偷漏走私情報的責任。當時英國政府簽訂有關條約時同意承擔監督本國商人進口報關業務,是為了得到條約規定的賠款,同時藉機插手中國的海關主權。但他們沒想到,在中美和中法條約中並沒有類似的規定。也就是說,美、法商人的走私可以不受本國領事的干預。至於和中國沒有條約關係的國家,它們的商船更可以在中國口岸隨便進出如入無人之境。如果英國領事真的根據條約的規定,對英商嚴加「約束」和「察查」,勢必引起本國商人的不滿。況且,來上海做生意的英國人,都不是普普通通的商人,更非等閒之輩。他們常常是一些既不受英國法律限制又不受中國法律限制的冒險家。為改變這一狀況,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於1851年8月(咸豐元年7月)間,照會上海道吳健彰:
本口英國領事自即日起停止為保障中國關稅的一切手續,閣下……不必指望領事提供任何非法行為或走私的情報。
英國政府在片面廢止條款約束、推卸駐滬領事協助中國海關緝私責任的同時,仍堅持英船到口由領事向海關申報等規定。可見他們不但不肯放棄對海關的控制,相反企圖借撕毀條約的片面行動,將面臨猖狂走私的中國海關置於無可奈何的狼狽境地,從而逼使清政府作出根本讓步,以達到從海關內部去控制海關,確保英商利益的目的。為此,英國官商把走私造成的混亂歸咎于海關關員的腐敗無能,為洋員打進海關製造理由。
Top
發生過程:
1853年9月7日(咸豐3年8月5日),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小刀會占領了上海城,把上海道吳健彰抓了起來。當天夜裡,美國領事館派人將他營救出去,藏進租界內的美國總領事的家中。一直虎視眈眈垂涎於中國海關領導權的英、美、法等國領事興奮地發現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他們立即以「租界嚴守中立」為由,宣布清朝海關關員不得在外灘原址辦公。因此江海關的運行陷於停頓狀態。
9月9日(咸豐3年8月7日),阿禮國藉口「在本埠海關機構及合法當局尚付闕如的狀態之下」,為了履行「莊嚴條約」、「保障中國關稅的徵收」,與美國駐滬副領事金能亨分別自行公布了《海關行政停頓期間船舶結關暫行條例》,規定英、美船貨出口的結關手續由英、美領事館辦理;准許貨運承辦人、進口商和航運商使用票據擔保,取代規定現銀完稅的辦法;所出票據於40天內在上海向中國海關監督憑票付款;只要辦完這樣的手續,船舶就可以離口。但是,此辦法卻遭到了美國商人的堅決反對。
10月28日(咸豐3年9月26日),美國副領事突然自行宣布《暫行條例》失效,1854年1月20日(咸豐3年12月22日),他甚至宣布根據最惠國條例美船可以援引無約國的先例,在離口向領事呈繳單據時,「毋須附呈中國海關的結關單」,公然准予美船可以自由出入上海口。美國這麼一帶頭,英國當然也不肯吃虧。
1月30日(咸豐4年1月2日),阿禮國趕緊宣布:除非其他國家的貿易同樣課稅,英商就不必交納尋常應付的關稅。這樣一來,上海港就徹底成了西方國家船舶任意進出的自由港了。經驗豐富的英、美的外交官知道不可能長久維持這樣的局面,因為條約關於必須完納關稅的規定是無法更改的。從長遠利益出發,英、美領事相繼照會吳健彰,反過來要求儘快恢復海關,好讓英、美商人「履行」條約。自然,他們要求恢復的海關,絕對不是清朝原來那樣的海關,而是一個由他們管理的半殖民地海關。在他們處處刁難下,江海關徵稅工作根本無法恢復。
1854年4月3日(咸豐4年3月6日),發生了一起偶然事件。一個外國人帶著女伴在泥城濱跑馬場附近散步,和清兵發生衝突。隨即,英國海軍也趕來了,向清軍開火,清軍予以還擊。接下來,美國海軍也介入了衝突,向清軍開炮。第二天,在英美軍隊的夾擊下,清軍只好退到靜安寺一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泥城之戰」。從表面上看,這場偶然的衝突和海關無關,但它炫耀了帝國主義的武力,加快了外國勢力對江海關的控制。
5月(4月),阿禮國看到時機已經成熟,由副領事威妥瑪提出一個由上海官員「募用外國人幫辦稅務」的備忘錄。
6月(咸豐4年5月)中旬,阿禮國拋出一個「誠實與精幹的外國成員和中國當局相結合」的上海半殖民地海關的具體組織方案。
這時,美國新任公使麥蓮到華。趁要求清政府十年修約的機會,這個老資格的外交家承擔起脅迫上海官員改變江海關制度的任務,當面要求兩江總督怡良撤銷所謂內地關卡。怡良此時正面臨軍費拮据的困境,有賴于海關經費,只好派遣吳健彰和英、美、法國領事阿禮國、馬輝、伊擔(法國代領事)於6月29日(咸豐4年6月5日)在崑山舉行會議。這次會議的協議決定成立一個管理海關的委員會。吳健彰遂屈服於侵略者的威脅利誘,於這一天,與英、法、美國駐滬領事訂立了共有九項條款的上海海關協定。
歷史影響:
李鴻章認為中國海關之所以落入西人之手,主要是因為華人不會外語而造成的;同時他還認為是否通外語才是能否掌管海關的重要因素。
這也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外國勢力公開以中國缺乏外語人才為由,奪取在中國的利權的事件。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