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黃河決口銅瓦廂
黃河決口銅瓦廂
時間
1855年06月
地點
河南
相關人物
資料來源:中青在線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清朝咸豐5年(1855年),黃河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北部決口,釀成著名的銅瓦廂改道,又經過一百三十年演變發展,形成今天的黃河下游。這次決口改道不但結束了七百多年黃河南流的歷史,而且是當今黃河下游形成的直接原因。
事件背景:
瓦廂決口造成大改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可以從三方面來論述。
第一,1855年前後,正是清朝政府的多事之秋,中國大地上戰火四起,風起雲湧的農民革命和帝國主義的武裝入侵震撼著搖搖欲墜的清王朝政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
第二,黃河的行政管理自乾隆中期後就日趨腐敗。上下官吏串通舞弊,河工開支極大。在官方的奏報中雖然難以看出真實情況,但在野史中卻有這樣的感嘆:“嗟呼!國家歲靡巨帑以治河,然當時頻年河決,皆官吏授意河工掘成決口,以圖報銷保舉耳”,同射憤怒指出:“南河歲修經費五、六百萬金,然實用之上程者不及十分之一,其餘以供官員之揮霍”,“竭生民主膏血,以供貪官污吏之驕奢淫僭,天下安得不貧苦。”這樣的事實使後人看來觸日驚心,但在政治黑暗的清代末年;這樣的悲劇確實一幕又一幕地上演著。
第三,從改道前的黃河河道形勢看,它已經是一條很高的懸河,背河面堤高一般二丈至四丈餘尺,個別地方達到五丈以上。懸河的高度道光五年(1825年)張井奏稱:“臣歷次週履各工,見堤外河灘高堤內平地三、四丈之多”。道光21年(1841年)東河總督文沖又說:“黃河灘面高於平地二、三丈不等,一經奪溜,建瓴而下”。在河南省境內懸河較高處可達到四丈(約13米)以上,一般的地方5~10米,河南以下至清口的懸河高度約5~8米,清口以下的懸河高度約3~5米,越接近海口越低。
Top
發生過程:
銅瓦廂是清代黃河上一處著名的險工,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清初時,銅瓦廂險工“距交界九百餘丈”。雍正3年(1725年)板廠(在銅瓦廂之東)堵口後,“自頭堡起至七堡止依舊有堤形創臨黃越堤一道”。這條越堤的頭堡至四堡長四百七十一丈即為銅瓦廂險工。
乾隆54年(1789年),情形略有變化。這一年溜刷潰堤,於中間開放水戧,刷塌堤身一百八十丈,存上首長二百五十丈,作為上壩,下首長四十丈,作為下壩。此時的上、下壩即為銅瓦廂險工。
至嘉慶末年,險工範圍擴大,“越堤頭堡至四堡埽壩相聯,皆名銅瓦廂上下壩”。並且“該處河溜上提下移,或併行,或逼堤,或倉猝而來,或旋踵而去,勢不可測。防守之法,未可稍忽也”。道光年間,銅瓦廂上下壩仍是一個溜勢頂沖的險要之處。
歷史影響:
銅瓦廂決口,可以說是明清黃河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決口,分析考察這次決口前後的一些具體問題,是我們認識明清黃河的一面鏡子,也是了解黃河何以決口改道的一把重要鑰匙。通過對這次決口情況的詳細考證,從而對今天黃河的最初形成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對運河以西溜勢變遷的考證,對認識黃河河床的變遷、新河道的形成以及黃河對這一帶水土資源的影響,都具有直接的意義。
銅瓦廂決口後,由於二十年內幾乎沒有採取什麼措施,造成的損失是十分慘重的,漫流的洪水在運河以西寬達二、三百里,在運河以東大清河兩岸,南面流入小清河,北面決入徒駭河。總的波及範圍達十府(州)四十餘州縣,受災面積約三萬平方公里。另外,還淹沒城市,沖塌城牆,一些城市不得不遷移以避水患,還造成口門以上黃河的沖刷以及山東水系的變遷,這些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