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黃河決口銅瓦廂
黃河決口銅瓦廂
時間
1855年06月
地點
河南
相關人物
黃河決口銅瓦廂
資料來源:中青在線
簡介:

清朝咸豐5年(1855年),黃河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北部決口,釀成著名的銅瓦廂改道,又經過一百三十年演變發展,形成今天的黃河下游。這次決口改道不但結束了七百多年黃河南流的歷史,而且是當今黃河下游形成的直接原因。

事件背景:

瓦廂決口造成大改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可以從三方面來論述。

第一,1855年前後,正是清朝政府的多事之秋,中國大地上戰火四起,風起雲湧的農民革命和帝國主義的武裝入侵震撼著搖搖欲墜的清王朝政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

第二,黃河的行政管理自乾隆中期後就日趨腐敗。上下官吏串通舞弊,河工開支極大。在官方的奏報中雖然難以看出真實情況,但在野史中卻有這樣的感嘆:“嗟呼!國家歲靡巨帑以治河,然當時頻年河決,皆官吏授意河工掘成決口,以圖報銷保舉耳”,同射憤怒指出:“南河歲修經費五、六百萬金,然實用之上程者不及十分之一,其餘以供官員之揮霍”,“竭生民主膏血,以供貪官污吏之驕奢淫僭,天下安得不貧苦。”這樣的事實使後人看來觸日驚心,但在政治黑暗的清代末年;這樣的悲劇確實一幕又一幕地上演著。

第三,從改道前的黃河河道形勢看,它已經是一條很高的懸河,背河面堤高一般二丈至四丈​​餘尺,個別地方達到五丈以上。懸河的高度道光五年(1825年)張井奏稱:“臣歷次週履各工,見堤外河灘高堤內平地三、四丈之多”。道光21年(1841年)東河總督文沖又說:“黃河灘面高於平地二、三丈不等,一經奪溜,建瓴而下”。在河南省境內懸河較高處可達到四丈(約13米)以上,一般的地方5~10米,河南以下至清口的懸河高度約5~8米,清口以下的懸河高度約3~5米,越接近海口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