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墨海書館
墨海書館
時間
1843年11月 ~ 1863年04月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麥都思、李善蘭、韋廉臣
墨海書館
資料來源:360百科
簡介:

墨海書館(英語: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是1843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 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的書館。書館座落在在江海北關附近的麥家圈(今天福州路和廣東路之間的山東中路西側)的倫敦會總部。墨海書館是上海最早的一個現代出版社,為上海最早採用西式漢文鉛印活字印刷術的印刷機構。鉛印設備的印刷機機為鐵制,以牛車帶動,傳動帶通過牆縫延伸過來,推動印刷機,因此在機房內看不見牛。

墨海書館培養了一批通曉西學的學者如王韜、李善蘭,他們和艾約瑟、偉烈亞力等撰寫、翻譯了許多介紹西方政治、科學、宗教的書籍。墨海書館設有宿舍,當時麥都思和王韜都住在墨海書館。

1863年,墨海書館停業。

事件背景:

近代中國的印刷出版重鎮在上海,近代上海的印刷出版始於墨海書館。不論是印刷出版或中西文化交流的發展,墨海書館的建立都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建立後又有傳奇人物王韜和李善蘭等人的身影穿梭其間,因此墨海書館存在時已相當吸引眾人的目光,百多年來也一直是許多作者筆下描繪探討的對象。

鴉片戰爭一結束,在巴達維亞(雅加達)的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 Medhurst)很快地收拾一切北上中國,在1843年11月抵達舟山後,將隨來的兩名印刷工匠和機具留在定海,麥都思偕同先在當地的倫敦會傳教醫生雒頡(William Lockhart)前往寧波,再到上海,準備從這兩地中擇一建立佈道站。1843年12月26日他從上海寫信給倫敦會秘書梯德曼(Arthur Tidman),表示自己和雒頡在數日前抵達當地,經過幾天考察後決定在上海建立佈道站。

兩人隨即分頭辦事,麥都思就在上海尋覓住屋,雒頡則回到定海攜來家眷和麥氏留下的印刷工匠與機具(麥氏家眷在香港)。1844年1月18日,雒頡從定海寫信給梯德曼,表示已經訂妥兩天後啟航的帆船船票,預計在三、四天後抵達上海,因此雒頡等人和機具應是1844年1月23日前後到上海的。當時麥都思已租定縣城東門外大屋做為佈道站,二樓是他們兩家的住處和禮拜堂,一樓則做為墨海書館和仁濟醫館,麥都思在這年5月1日寫信告訴梯德曼:「經過三個月不斷地努力,墨海書館終於大致整理就緒了,我們即將開工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