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梅植之逝世
梅植之逝世
時間
1843年09月 ~ 1843年09月
地點
揚州
相關人物
梅植之
梅植之逝世
資料來源:360圖片
簡介:

梅植之(1794-1843),揚州人。字蘊生,號嵇庵。清代文學家、書法家。道光19年(1839)舉人。其書法跌宕遒麗,煅煉舊拓,必見其血脈所注,精氣所聚,使奔赴指腕下。與吳熙載同昌江左遺法,所得至深醇。卒年五十。

事件背景:

梅植之,字蘊生,自署所居曰嵇盦,揚州人。少勤學,家貧無書,以手鈔寫本攻讀。

道光12年(1832年)句容陳立、江都薛壽從其學。19年舉人。通經學,以詩鳴江淮間,其《題包慎伯先生授筆圖》雲:“清影蒼蒼散寒碧,風皺秋湖練紋白。先生坐授女郎書,窈窕雲鬟侍瑤席。明眸善睞含流光,脂痕交漬松菸香。低腰取試簪花格,釵股參差論短長。似能不能解猶未,皓腕擘箋看指臂。靈犀一點到毫端,不管鴛鴦藕花睡。 畫師神妙入虛無,顧陸張吳恐未如。恰從三尺溪藤上,傳出安吳執筆圖。”

《題慎伯先生述書》三首雲:“開源上蔡與陳留,體勢風情各不侔。 解識毫端龍虎氣,斷碑須向北人求”;“從來分派有鍾梁,昭穆孫曾若雁行。不意歐虞新締構,千秋數典竟相忘”;“語入精深妙悟開,十分功力見真才。書裙削板空何益,親向安吳問訣來。”工書,與吳熙載同受包世臣法,真、行、草、篆、隸靡不工。又得琴法於吳思伯之女弟子顏夫人,獨具神解。糾正思伯傳譜,於古操製曲之故,輒能知之。著《琴學》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