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江山樓
江山樓
時間
1921年11月 ~ 1953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吳江山、
連橫
、郭秋生、裕仁皇太子、
蔣渭水
、
後藤新平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日治時期,「江山樓」、「東薈芳」、「春風樓」、「蓬萊閣」並稱為四大酒家,江山樓居首,有「江東春蓬」之稱。
背景:
1860年,淡水開港,吸引洋行設址通商,當時以艋舺與大稻埕為裝卸口岸。艋舺因日久淤沙,行船改停泊至大稻埕,自此一躍成為北台灣貿易要衝,酒家、食肆應運而生,鬚眉、脂粉相顧徘徊。
「東薈芳」創於1884年,是大稻埕最早設立的大型酒家,內有藝旦彈唱招待,並有樂師伴奏,蔚為風潮。東薈芳大股東吳江山因為經營糾紛被迫退股後,獨資設立江山樓,專營台菜。日治時期,無論民房或商行大多為平房或兩至三層樓的建築,吳江山的江山樓卻高達四層,有地標性的立面與廣闊的面積,媲美當時之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與兒玉後藤紀念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氣派比下2層樓的東薈芳。
Top
發生過程:
江山樓建於日新町二丁目一八六番(今台北市重慶北路、保安街、歸綏街與甘州街所圍成的區塊),1919年動工, 1921年11月開幕。4層樓的江山樓連棟面積甚廣,建築風格日式西式融合,紅磚建築通風採光好,寒暑舒適。落成時睥睨群樓,榮登社交界最高級殿堂。
內部設置有女侍服務與飲酒空間,以「支那第一之支那料理」做廣告,吸引政商名流、文人雅士流連。
對酒家來說,宴會廳最重要,江山樓2樓有7間、3樓有7間,總共14間;擺設中式高級傢俱,牆掛古今名人的書畫,氣氛高雅;依賓客人數,宴會室可隨意撤掉隔間,2間或3間併一廳,若全部房間合併一廳,可容千人尋歡。
早期台灣少有西式澡間,4樓的個人浴室中,1人長的大浴缸,提供終日繁忙的賓客們,在參加宴會前先泡澡,再風度翩翩、神清氣爽出場亮相。
4樓頂樓的「遊步場」更有趣,賓客吃飽喝足想散步,可登頂樓空中庭園,四方地貌無限延伸,無論是圓山、大屯山、觀音山就在眼前,平原、淡水河及台北橋一覽無遺。最神奇的是夏天時刻,頂樓除了擺放盆栽供賞花,還設了賣冰小亭子,讓賓客食用消暑氣!
吳江山對於料理的要求很高,依他的財力和經驗,離開東薈芳之後立刻開一家新酒樓不是問題,然而,他卻選擇先到中國考察。毫無疑問的,江山樓的菜肴宗於中華料理,追本溯源可能有閩菜、粵菜、浙菜等等,開業時也打著支那料理的招牌。不過,隨著經營時日漸長,順應風俗氣候、食材產地和顧客口味加以改良創新後,這類菜肴在媒體上通稱為「台灣料理」。
以江山樓為首,大酒樓以「衛生乾淨」、「精緻繁複」的用餐規範顛覆了日人心目中台式飲食的髒亂印象,台灣菜象徵的精緻飲食文化也同時發展到最高峰。
1923年,日本皇太子行啟台灣,採用的國宴主廚就是江山樓的師傅。
1923~1925年間,蔣渭水多次在此接受同志舉辦的洗塵與入獄餞行餐宴。
有野心、有能力的吳江山本業雖是生意人,卻也頗雅好文藝,十分鼓勵客人留下墨蹟,並多次舉辦藝文交流活動,其手下還培養了一位自學成才的文士經理郭秋生。久而久之,人文氣息也成了江山樓鞏固地位的關鍵——雖然高樓和酒樓都有後起之秀,獨樹一格的江山樓卻無可取代。
後藤新平《詠台北江山樓》:
稻江雲水好留連,樓閣笙歌樂快然。多少風流佳子弟,春風醉臥萬華天。
後藤新平曾任台灣民政長官,不過,對照他的生平和江山樓的歷史,他寫這首詩時可能已經高升內閣,偶然間才因事來台,順道體驗了當時到江山樓飲宴的風尚。
當時流傳著一句諺語,『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聽藝旦唱曲』,清楚說明上江山樓,聽藝旦唱曲,是當時台灣人最時興的活動。
1953年,江山樓在設立32年後走入歷史;該建築於1976年拆除,原址改建為住宅大樓。
歷史影響:
舊時,東薈芳、江山樓此類包含酒肆與藝旦的飯店亦稱「藝旦間」,大稻埕經常有政要、商賈、文人、名流往來匯聚,使得名聲響亮的江山樓更顯氣派,也標誌了台灣早期上流社會活動的浮華時代。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台北事】關於台北的曾經、飲食男女/北城舊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