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震災義捐音樂會
震災義捐音樂會
時間
1935年07月03日 ~ 1935年08月21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蔡培火
、李金土、林澄沐、高約拿、林秋錦、高慈美、高錦花、陳信貞、蔡淑慧、三浦富子、渡邊喜代子、原忠雄、戈爾特、麥克勞特、藍都露斯夫人
資料來源:中研院台史所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35年的「震災義捐音樂會」遍及全台,窮鄉僻壤也予深入,堪稱台灣第一次全島性巡迴音樂會。
背景:
1935年4月21日淩晨,台灣中北部發生了從 1901 年以來最強烈地震,當時,新竹州下之大湖、苗栗,台中州下之東勢、豐原、清水、梧棲等地(今新竹縣、苗栗縣及台中市一帶)均出現重大災情,而且又在 7 月 17 日零時再發生第二次大地震,其間有感餘震達 120 次,無感餘震 160 次,造成死傷達 15,329 人,建築物毀損共 54,688 間,損失慘重,哀鳴遍地;這是自1906年梅山地震後再度重創台灣的地震,也是台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
當時,《台灣新民報》為救濟災民,邀請國內外的音樂家們組團,自7月3日至8月21日在台灣各地巡演「震災義捐音樂會」,義演所得皆做為賑濟災民之用。
Top
發生過程:
台灣新民報社董事蔡培火為發揮同胞愛,發動了一項網羅在台音樂家的「震災義捐音樂會」活動由並擔任團長,以配合民間捐助活動。主要參加義演的音樂家,台籍有林秋錦(女高音)、陳信貞(鋼琴)、高錦花(鋼琴)、高慈美(鋼琴)、蔡淑慧(小提琴)、高約拿(口琴)、李金土(小提琴)、林澄沐(聲樂)等人,外籍則有三浦富子、渡邊喜代子、原忠雄、戈爾特、麥克勞特、藍都露斯夫人等人,或表演聲樂或演奏樂器,共同努力為震災盡一份心力。
1935 年7月29日,「台灣新民報」假「台北鐵路飯店」舉行「出演招待慰勞會」,該社常務董事羅萬陣致感謝詞說:「這一次舉行的音樂會,目的固然是在募捐救濟災胞,但是在另一方面,相信在鼓吹音樂趣味,安慰各地民眾,提高本地文化,也有很大貢獻,尤其是在各山村僻地,也都舉行,這在啟蒙高尚的音樂知識上,無可疑義的,也收到很大的效果……。」
「震災義捐會」發售的入場券,分為白券 1 元、青券 5 角、紅券 3 角三種,收入用以充當賬災基金。音樂會在全台 36 個城鎮,舉行了 37 場,前後達 50 餘日,東台灣如花蓮、玉里、台東都涉足,可以說遍及全台,是台灣新音樂史上的大事,女性音樂家亦沒有缺席。
林秋錦,聲樂家,畢業於台南長老教會女學校,後留學於日本音樂學校。日治時期兩場重要的音樂會「鄉土訪問音樂會」及「震災義捐音樂會」都曾參與,對推廣西洋音樂有極大的貢獻。返台後,先後出任長榮女中音樂教師、台灣省交響樂團合唱團團長、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台南家專音樂科主任等職。台灣樂壇上知名的聲樂家陳明律、劉塞雲等,皆出自其門下。
高錦花,鋼琴家,出身基督教家庭,父親高篤行牧師為長老教會在台灣最早的本地傳道師—高長的二子。就讀台南長老教會女學校(今長榮女中)時,在滿雄才牧師娘(Mrs. Montagomery)等多位教師的影響下,開啟了她的音樂之路。1926年前往東京日本音樂學校留學,攻讀鋼琴科。畢業後時常參與台灣各團體邀請的慈善義演,並熱中於教會傳教活動,對於南部鋼琴音樂人才的培養亦多有貢獻。
陳信貞,鋼琴教育家,於就讀淡水女學堂時,隨高哈拿姑娘(Miss Hannah Connell)和吳威廉牧師娘(Mrs. William Gauld)等學習鋼琴及聲樂。1933年成立「台中婦女鋼琴研究社」教授鋼琴,還破例收了男學生——呂泉生與辜偉甫。曾任教於台南長榮女中、台中女中、台中師範學校音樂科,畢生奉獻予推廣音樂教育,於中部地區作育英才無數。1975年時從任教30年的台中女中退休後,仍繼續在家中教琴,並在YMCA義務教導失學青年。除教學外,對於許多慈善、文化事業的演出更是熱心參與。她於1931年3月28日和剛從台北神學校畢業的詹德建結婚,同年9月7日夫婿就因病去世,而遺腹女於同年12月27日出生,是詹懷德也。
蔡淑慧,雲林縣北港人,蔡培火長女,留日小提琴家。就讀東洋英和女學校與帝國音樂學校,師事鈴木鎮一。1935年時應父親要求,停學返台參加「震災義捐音樂會」的巡迴義演。曾幫父親創作的《壽辰祝歌》譜曲。
日據時代,女性在突破傳統舊時代的禁錮後,藉由教育培養自身的專業之才,無論心靈或身體上的束縛都獲得解放的空間與機會。而這些台灣女性音樂家,即是在專業領域中獲得理想的實踐,並更進一步將所學貢獻給社會,發揮人道精神來幫助許多需要救助的人。她們從容地在公開場合中演出,以專業的形象獲得大眾的掌聲,並展現女性走出家庭後,積極參與公領域活動的自信風采。
歷史影響:
地震之後,台灣總督府設置「震災地復興委員會」(1935年4月29日,訓令第25號)推動災後復興事業,並陸續於新竹、大武、新港(成功)、宜蘭等地設立地震觀察站,以增強對地震的觀測與瞭解。
總督府、台灣各地的衛生機關,以及陸軍、海軍皆投入震災救護,同時軍方也受命執行飛行偵察。一些公私立團體,如赤十字社的本部與台灣支部等,也在震災後成立救護班。另外,還有地方上消防組、壯丁團、保甲、青年團、在鄉軍人、方面委員等參與救難。
至1936年3月31日止,賑災所收受的義捐金含利息共有1,747,821.2圓。其中包括台灣島內機構,以及來自滿洲國、中國、南洋、印度、歐洲、北美、南美等國外地區;和來自日本本土各地的援助,其中東京府共捐有539,885.38圓。
災難過後,台灣更重視地震與氣象觀測,為此添購更多的地震儀器,並增設測候所觀測餘震,促使台灣在地震測報技術上有長足的進步。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中央廣播電台)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