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台灣新文學
台灣新文學
時間
1935年12月28日 ~ 1937年06月15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賴和
、楊守愚、黃病夫、吳新榮、郭水潭、王登山、賴明弘、賴慶、李禎祥、高橋正雄、
葉榮鐘
、
楊逵
、田中保男、林越峰、莊松林、徐玉書、謝賴登、葉陶、何集壁、張深切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台灣新文學是台灣日治時期的文學刊物,由台灣新文學雜誌社編輯發行,集結了台灣全島進步的作家。
背景:
台灣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算是區域文學,是中國文學的局部,它與整個中國文學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脈聯系,是構築中華民族文學這一整體的有機部分。雖然由於自然、社會等層面的阻隔,以及台灣在歷史際遇、政治境遇和意識形態上的特殊,使得台灣文學呈現出較大陸文學不同的内涵和形態,然而這并不妨礙台灣文學的基本性質。
「台灣文學」這個概念應該是有時限性的,其時限性是指從台灣被割讓、淪爲日本殖民地後開始,直到今天處於與大陸相異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異質的文學。
1926年到1937年,是台灣新文學盛況空前的發展階段,被稱為“黃金的十年”。在此期間文學活動異常活躍,各種文學主張紛紛出臺,不同的文藝組織團體競相亮相,各種各樣的文學刊物如雨後春筍。作家隊伍不斷鞏固壯大,大量優秀的作品紛紛問世,台灣文學此時進入了鼎盛時期。
Top
發生過程:
隨著台灣文學運動的日趨活躍,一部分文學界人士深深感到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團結的文學組織來進一步推動台灣新文學的發展。
1934年5月6日,台灣文藝聯盟成立,最初由賴明弘、張深切等人在台中市小西湖咖啡廳的“全島文藝大會”發起,這是文藝界一次盛況空前的大會,之後集結多位台灣文學作家組成「台灣文藝聯盟」。賴和、賴慶、賴明弘、何集壁、張深切五人為常務委員,通過一系列重要提案和聯盟章程,選舉了領導機構,推舉常務委員長為張深切。至此,台灣新文學作家結束了各自為戰的歷史,逐漸形成抗日愛國作家大聯合的統一戰線。
由於楊逵等人的文學理念與主事者張深切、張星建等人不同,在1935年脫離該聯盟,另外發行《台灣新文學》。楊逵此舉雖然沒有讓聯盟垮掉,但多少打擊到其高昂的士氣,台灣文藝聯盟在1936年8月底解散。
1935年12月28日,台灣新文學雜誌社編輯發行「台灣新文學」刊物,有中日兩種語文的版本;表面標榜為文藝運動,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學結社。刊物中文部分為賴和、楊守愚、吳新榮等人主筆,創辦人楊逵負責日文部分。
創刊詞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我經過了千思萬慮,而所獲得的結論是為了台灣的作家,為了讀書家,迫切需要著適應台灣的現實的文學機關。只是似乎誰也不願意給他們,作家以及讀者,到了這樣的田地,於是只有積少成多,集了自己們零碎的錢,來建設培養一個園地,而自勵自勉,自己鼓舞下去。這也就是《台灣新文學》的創成記。」
該刊的內容有評論、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等類,作品多描寫下層人民的生活。
《台灣新文學》是由楊逵、葉陶自籌資金主辦的文學月刊,該刊團結和培養了一大批台灣一流作家,發表了一批優秀作品,表現了高度的反帝反封建的抗爭精神和民族意識,是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園地中的豔麗奇葩。
楊逵是台灣新文學史上充滿昂揚的民族意識和抗爭精神的文學鬥士,一生都堅持抗日愛國運動,為民族解放事業不懈鬥爭,他先後被日本人逮捕十餘次,從不屈服,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壓不垮、打不倒的硬漢精神。
台灣新文學創作的繁榮局面首先歸功於一支支創作新軍的突起。這一時期,活躍在文壇的作家除部分前期作家如賴和、楊守愚、楊逵、虛谷、楊華等;新的作家又相繼湧現,有朱點人、王錦江、愁洞、秋生、毓文、林克夫、馬木櫪、張慶堂、賴賢穎、吳天嘗、巫永福等。在新詩方面較有影響的是楊華、王白淵、陳奇雲、吳坤煌、夢湘、董佑峰、黃衍輝及“鹽分地帶”的主要成員郭水潭、吳新榮、徐清吉、王登山、莊培初、林精(林芳年),還有風車詩社的同仁楊熾昌、林永修、李張瑞、張良典等。
這批作家和詩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台灣新文學花繁錦簇的局面。
這個時期,因客觀形勢的需求,文學執著於群眾化路線,貼近社會現實,因而題材得到擴展,新的主題也不斷湧現,文學作品的風格呈現出多樣性。有揭露日本統治者及其走狗陰險狡猾、殘暴凶頑本質的;有反映被壓迫被侮辱的勞動人民苦難生活和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有描述愛情和婚姻的種種形態的;還有表現社會生活人間百態的作品。此間作品中的婦女形象也多姿多彩,有想為婦女揚眉吐氣幹番事業的少女;有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忍氣吞聲遭人猥褻的女性;有溫順柔弱、命運悲慘的童養媳;還有在錢權面前低聲下氣,獻媚討好,對妓女刻薄狠毒,毫不體恤的娼樓鴇母。
1937年6月15日,日本當局下令廢止漢文雜誌,《台灣新文學》被迫終刊。在一年半多的時間內,共發行15期及新文學月刊兩期。
歷史影響: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發起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知識分子對於一岸之隔的中國文學革命並不陌生,他們始終保有漢民族的自覺,以抗衡官方推動的日本文化,並援引五四運動與文學革命的成果、介紹西方近代文學思潮,以豐富台灣新文學的內涵。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內在精神與政治運動實不可分,甚至可以說,日據時代的台灣新文學作家幾乎沒有一位和社會運動脫離得了關係,這些作家認為唯有透過台灣新文學的作品及理論,其政治主張或社會改革、文化建設的理念才得以宣揚,進而達到改造台灣的目標。
台灣新文學運動確立了以描寫受迫害最烈的勞動人民為主幹的社會寫實風格,鼓吹台灣人民自我覺醒。在政治上,有力地控訴了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人民性格的摧殘以及人權的剝削;在經濟上,受到日本會社與台灣地主雙重壓榨的農民、工人等弱勢族群,也是台灣新文學關懷的對象。日據時代,台灣人對日本警察尊稱「大人」,說明了台灣人地位的矮化與自信的低落。巡警欺壓良民的嘴臉,與台灣人時時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在台灣新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描寫日本殖民統治者不近情理、殘酷暴虐的片段更是不勝枚舉。
除了致力於描寫深受壓迫的農民、工人、失業者困苦無助的窘境之外,台灣新文學運動也十分關心知識分子心靈的煎熬與苦悶。相較於工農的武力抗暴,台灣新文學運動中,知識分子反抗的不只是外在的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同時也致力於摧毀台灣人民內部的封建思想遺毒。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台灣文學史》)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