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冀中事件
冀中事件
時間
1938年12月16日
地點
河北
相關人物
張蔭梧
、鹿鐘麟、楊秀清、張仲瀚、張文祥、李俠飛、張存實、吳嘉謨、王長江、
呂正操
、
宋任窮
、周光策、于權伸、劉哲華、
孫殿英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民八事件,指發生在1938年12月的一次革命軍隊反擊張蔭梧民團偷襲的事件。
背景:
1937~1939年期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民訓處處長張蔭梧的河北民軍多次派遣部隊進入冀中、冀南地區活動,與八路軍發生很多衝突,製造了許多殘殺八路軍、共產黨人的慘案,其中尤以鹿鐘麟擔任河北省主席後為甚。在此期間,河北民軍中堅持抗日鬥爭的部隊逐漸加入八路軍隊伍,成為抗日洪流中的一員。楊秀清即是中共黨員,雖然劃歸張蔭梧的河北民軍,但始終處於共產黨領導下,而張蔭梧帶領的一部分民軍堅持與八路軍爭奪地盤的方針。
Top
發生過程:
抗戰初期,張蔭梧一面攜眾向南轉移,一面建立河北民軍之後,其部屬張仲瀚未隨張去,就地發展,在博野也組織起一支河北民軍,並願意接受共產黨的領導。但此時無論共產黨還是張仲瀚都難以實現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因為部隊的幾個重要領導人都曾是張蔭梧的部下,張雖遠在山西陵川,卻依然能夠左右這支軍隊的走向。張蔭梧自然不滿張仲瀚的做法,因而策動博野民軍2團、3團團長張文祥、李俠飛等人反對張仲瀚。
1938年5月,張文祥在博野發動兵變。這次兵變由於冀中八路軍的干預,未能達到推翻張仲瀚的目的,但後者從此也再無力控制局面。在此背景下,張蔭梧組織河北民軍北上先遣支隊,以張存實、吳嘉謨為正副司令,於是年7月進入博野,希圖接管博野民軍。張仲瀚聞訊出走,原部隊被張存實接管。然而一波三折的是,張存實剛剛穩住局面,即脫離了張蔭梧領導,投向了冀中八路軍。至此,河北民軍發生分化,一部分服從張蔭梧指揮,一部分則接受共產黨領導。
1938年9月,共產黨之張文祥、李俠飛率所部兩個團投奔張蔭梧,張由是得悉民軍分化之事實,即宣佈解除張存實職務,委任吳嘉謨為司令,並立即派遣河北民軍副總指揮王長江率領三個團兵進博野,企圖奪回冀中民軍的領導權。冀中八路軍對此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它給予了張存實以必要的庇護。王長江進入冀中之後即遭到八路軍的警告,此後王部駐於滹沱河南岸,三個月內按兵不動。期間王與張存實取得聯繫,受後者影響,其政治傾向也開始發生變化。
1938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特派冀中軍區呂正操、冀南軍區宋任窮、青年縱隊周光策反擊張蔭梧的反共部隊。
1938年12月初,張蔭梧親率其一、六、七特務團向博野縣進犯,對冀中軍區第二分區搞摩擦、搶佔地盤,但他不知道博野民軍的一些領導人已經反被八路軍收編。
12月中旬,張蔭梧嚴令王長江部開赴冀中博野。
16日,冀中八路軍駐守博野縣城的八路軍二分區司令員于權伸、政治部主任劉哲華調集所屬22、23、24大隊把河北民軍四個團駐地小店、杜村一帶包圍,王長江乘機率一部倒戈。
自拂曉戰鬥打響,很快就解決了戰鬥,剩下的親張蔭梧的部隊遭到重創,被迫退出了冀中,此即所謂的“民八事件”,亦稱“博野兵變”、“冀中事件”。這一事件自然大大加深了張蔭梧對八路軍的仇視。
1939年春季以後,隨著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部署防共限共措施,各地反共磨擦迭起,張蔭梧亦受此鼓舞,奉命親自率部再度試圖回到冀中來,冀中八路軍對此強烈不滿。在這一時期的中共報紙上,有關國共磨擦的各種報導中,河北問題的報導連篇累牘,對張蔭梧更是公開點名予以譴責。為顯示張蔭梧強行進入冀中之無理,中共還特別發佈了王長江、張存實所部的冀中民軍宣佈更改番號為抗日民眾軍的全國通電。一時之間,張蔭梧與八路軍的矛盾處於一種一觸即發的臨界狀態。
1939年8月,八路軍120師、北上挺進支隊和冀中軍區部隊對張蔭梧的民軍發動了分割包圍並全殲之。張蔭梧在孫殿英的部隊掩護下突出重圍渡過黃河,所屬三個師約一萬九千人分別遭共產黨軍攻擊而潰,自此河北民軍全部土崩瓦解。
歷史影響:
在當時情況下,國共鬥爭不僅關係到雙方在敵後的直接利益問題,而且也直接關係到兩黨在國內國際輿論中的政治形象問題。河北的國共磨擦是在統一戰線的框架下展開的,因而,磨擦雙方在呈送中央電文中普遍存在的各執一詞現像是可以理解的。八路軍此次對張蔭梧動作幅度之大,在第二次國共合作以來尚數首次,這也是張蔭梧未加提防而失敗的原因之一。
出於戰略方面考慮,國民黨並沒有將事態擴大化,而是採取了冷處理的方式,使事件不了了之。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互動百科、國際在線)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