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
時間
1868年06月
地點
江南
相關人物
曾國藩、李鴻章、徐壽、華蘅芳
資料來源:國圖空間
簡介: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1868年創辦,為清朝官辦的翻譯出版機構,簡稱翻譯館,附設於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局)。 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奏准在上海興辦晚清最重要的軍事企業--江南製造局。江南製造局最初設址在虹口,1867年擴大規模,遂遷至城南高昌廟鎮。經徐壽、華蘅芳等人建議,由兩江總督曾國藩奏請,成立翻譯館,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由政府創辦的翻譯西書機構。

事件背景:

它的創立同曾國藩有很大關係。 19世紀50年代,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在戰鬥中,他親眼見識了西方火槍大砲的威力,因此萌發了在國內設立現代兵工廠的念頭。 1865年,江南製造局在上海成立,專門製造軍艦和槍支。在製造過程中,需要翻譯大量的外文資料,因此1868年成立了一個翻譯館,負責翻譯和引進西方的科技類書籍。現代科學技術就是從這個機構開始,在中國紮根的。

翻譯館先後聘請中外學者59人參加譯書,其中外國學者9人,中國學者50人。英國學者有傅蘭雅(John Fryer)、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羅享利(Henry Brougham Loch)、秀耀春(F.Huberty James),美國學者有金楷理(Carl T. Kreyer)、林樂知(Young J. Allen)、瑪高溫(Daniel Jerome MacGown)、衛理(Edward T. Williams),日本學者有藤田豐八,中國學者有徐壽、華蘅芳、舒高弟、李鳳苞、趙元益、徐建寅、鄭昌、鍾天緯、瞿昂來、賈步緯等。

譯書方法是西譯中述,即外國學者口譯,中國學者筆述並潤色。其翻譯原則為:沿用中文已有名稱;若無中文名稱則創立新名;所創新名彙編成《中西名目字彙》。翻譯館自設印刷機構,印刷方法大多雕版木刻,後採用活字版。紙張是連史紙、賽連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