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丁韙良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
丁韙良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
時間
1869年10月23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丁韙良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威廉·亞歷山大·彼得森·馬丁(英語: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年4月10日-1916年12月17日),漢文名丁韙良,字冠西,美北長老會派至中國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62年(1850年-1916年,期間有4年時間不在中國),曾長期擔任中國著名教育機構北京同文館的負責人,是當時的「中國通」。1898年起任被清朝皇帝任命為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也就是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

事件背景:

1827年4月10日,丁韙良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牧師家庭。1848年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1850年,受美北長老會派遣,來到中國,在寧波傳教10年。他主張發展世俗教育影響中國,意圖通過教育向中國人傳播基督信仰。

丁韙良是最早想出把中國的方言用「拉丁字母」來標示的人。1850年,他來寧波之後,通過半年時間學會寧波話,然後為其設計羅馬字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稍加變通,創立了一套音標。此方案也被其他傳教士和來寧波工作的外國人一直沿用。這對中國文化是一個貢獻。後來,丁韙良的同事與好友,美國北長老會駐寧波傳教士藍亨利(Henry Van Vleck Rankin),編纂了《寧波土話初學》,這是最早的寧波話羅馬字拼音教學文獻。丁韙良將羅馬拼音用於注釋寧波方言,為漢語拼音教學提供了參考,對近現代中國漢字改革運動有較大的影響和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