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蘭州機器織呢局
蘭州機器織呢局
時間
1880年11月
地點
蘭州
相關人物
左宗棠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蘭州織呢局是洋務派創辦和投產最早的一家紡織工廠。其最初動議於1877 年蘭州製造局總辦賴長“試制洋絨”的嘗試。在左宗棠的支持下,織呢局經過一段時間艱苦籌建於1880 年 11 月(一說 9 月 16 日開工) 建成投產。
事件背景: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在鴉片戰爭之後,輸入中國商品結構有很大的變化,與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無緣的刀叉、鐘錶、呢絨等物進口大為減少,與人民生活最接近的尤其是與衣食有關的物品,進口急劇增加,其中以布匹居於首位。洋商利用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低稅率和傾銷政策等手段,只用土布三分之一的價格賣給中國人民,舍土布而著洋布者比比皆是,並從沿海而逐漸及於內地,誠如鄭觀應所說:“衣大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 紡織品進口的增加速度可以想見。進口的英國棉紡織品總值從戰前的年40 餘萬兩猛增至戰後的1000 萬兩,乃至50—60 年代的2000—3000 萬兩;到90 年代初,棉紡織品進口總值竟達5270 餘萬兩,僅次於鴉片的進口數。
手工紡織業所受嚴重的打擊不言而知。 “洋布、洋紗、洋花邊、洋巾入中國,而女紅失業。煤油、洋燭、洋電燈入中國, 而東南數省之柏樹皆棄為不材。洋鐵、洋針、洋釘入中國,而業冶者多無事投閒。,外國用機制,故工緻而價廉,且成功亦易。中國用人工,故工笨而價費,且成功亦難。華民生計皆為所奪矣!”鄭觀應在這裡講了不少洋產品奪土產品之利的事例,他並不是要想恢復手工生產的落後狀況,如何辦法?具有前進思 想觀點的人,是不會為了禁止洋布輸入而仍使用織土布的辦法相抵制的。還是鄭觀應講得好:“方今之時,坐視土布失業,固有所不同,欲禁洋布不至, 亦有所不能,於無可如何之中,籌一暗收利權之策,則莫如加洋布稅,設洋布廠。”
Top
發生過程:
蘭州織呢局是洋務派創辦和投產最早的一家紡織工廠。其最初動議於1877 年蘭州製造局總辦賴長“試制洋絨”的嘗試。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敘其事說:“蘭州製造局委員賴長以意新造水機,試制洋絨呈驗,竟與洋絨相似,質薄而細,甚耐穿著,較之本地所織褐子,美觀多矣。”賴長打算購辦外洋織呢機器到蘭州仿製絨呢,以“為邊方開此一利”。這個打算得到了左 宗棠的支持。
1871 年左宗棠將其在西安所設之機 器局隨之西遷設立蘭州製造局,聘賴長為該局總辦,賴於 1872 年底從福州首途赴蘭州,領蘭州製造局總辦事。在總辦該製造局期間,逐漸探索出試制洋 呢的技藝。
左宗棠在得到賴長仿製呢絨為邊區開利的啟示後,隨即請長駐上海的胡 光墉(雪巖)訪購織呢織布機器全套。左氏把織呢與機器掘井、開河,一同看作利民實政。他之所以要在蘭州設立織呢工廣是因為:
(1)蘭州為羊毛、駝毛產地,原料充足,設廠利用可以致富;在交通極為不便的西北地區,成品運出比之原料運出,要便利得多,至於機器運轉動力所需的煤炭,左氏認為亦不難得。
(2)銷路可以流暢。左宗棠對此有下述認識,他說:“以中華所產 羊毛,就中華織成呢片,普銷內地,甘人自享其利,而衣褐遠被各省”。蘭 州織呢辦成功,遂“由關內而及新疆”,加以推廣。左氏自豪他說:“不僅 如上海黃婆以卉服傳之中土為足稱也。”
(3)左宗棠認為,用當地羊毛織成呢片,“能使成本低廉,足以抵制洋呢入口”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出,左宗棠辦蘭州織呢局的考慮和計劃還是比較周詳的,其動機和目的,一個是生產為了銷售,遠銷於內地各省,即是商品生產;一個是為了抵制外貨,收回和維護中國自己的利權。蘭州織呢局的資本主義性和民族性是顯然的。過去有的作 者曾說蘭州織呢局不過是左宗棠的軍用被服工廠,是軍隊的附屬機構,那是 一種誤解。
歷史影響:
歷史學家應公正地論史事。處於100 餘年前的當時,左宗棠 將沿海近代 化事物帶到陝甘,使窮鄉僻壤的西北地區人民呼吸到 近代新鮮事物的空氣,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個行動,從歷史 趨勢說,是正確的,體現了社會 發展方向。不能因其失敗而抹殺其 首創之功,不能因其失敗而抹殺其將近代 科學技術輸入落後的西北地區之功。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