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東學黨起義
東學黨起義
時間
1894年02月15日 ~ 1894年06月01日
地點
朝鮮
相關人物
全琫准、洪啟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東學黨之亂,朝鮮稱東學農民運動,又名甲午農民戰爭,是19世紀下半葉在朝鮮發生的一次反對兩班貴族和日本等外國勢力的平民武裝起義運動,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線。
事件背景:
這次起義的領導者是東學道首領全琫准。全唪准父親為人正直,秉性剛強,因為不滿郡守橫徵暴斂,率眾襲擊郡衙,不幸被捕犧牲。全唪准以父親為榜樣,立志拯救苦難的民眾。1874年,他拜見東學道道主崔時亨,成為東學道信徒。東學道的意思是提倡東方之學,與西方的天主教相抗衡。它以宣傳宗教為名義,提出「懲辦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號,在貧苦的農民中很有影響。
到1894年領導起義時,全唪准已是古阜郡東學道的首領。他領導的起義雖以東學道徒為核心,並繼續沿用東學道的旗號,但已經沒有太多宗教含義,所以歷史上一般稱之為東學黨起義。東學黨起義爆發於全羅道古阜郡事出有因。郡守趙秉甲是個有名的貪官,巧取豪奪,農民對他恨之入骨。到1894年萬石洑水稅事件激發了這次起義。
古阜郡是朝鮮的主要產米區,水利灌溉至關重要。朝鮮有一種特有的水利設施,以木石或土沙築成,用來截水灌溉農田,叫做洑。洑分國有和民有兩種。萬石洑是國有洑,農民從國有洑引水澆地,要繳納一定的水稅。此項水稅收入,按慣例只用於洑的管理及其他有關事業,並不上繳國庫。趙秉甲上任后,徵發數萬農民修洑。完工後,趙秉甲不但增加水稅,還將水稅中飽私囊。百姓不服,找他論理,趙秉甲閉門不見。百姓向全羅道觀察使金文鉉申述,反遭逮捕。百姓忍無可忍,便揭竿而起了。
Top
發生過程:
1894年2月15日,成百上千名百姓在全唪准率領下,向郡衙衝去。群情激憤的人們高舉著鳥槍、長矛、大刀、鐵叉、鋤頭、木棍,有人把平時供在廳堂里的祖傳寶劍也拿了出來。趙秉甲聞訊,嚇得屁滾尿流,趕緊逃走。起義軍佔領郡衙后,打開倉庫,將糧食和錢財分給農民。
全羅道觀察使金文鉉立即派兩百名官兵前去鎮壓。起義軍大敗官軍,領兵官李庚鎬被擊斃。起義軍初戰告捷,士氣高漲,乘勝追擊,直指全羅道首府全州。沿途參加起義軍的農民很多,武器也大有改善。不久,全唪准被推為總督,金德明為軍師,兩個大將孫和中與金開男各領一軍。起義軍紀律異常嚴明,規定不準吸煙,不得姦淫婦女,不能損壞良田,違者嚴厲懲處。 朝鮮政府接到官軍被起義軍打敗的報告,驚恐萬狀,急派京軍壯衛營正領官洪啟薰為招討使,率軍分水陸兩路開赴全州。洪啟薰先向起義軍發出招降書,威脅利誘。
但全唪准不但拒絕投降,而且率軍偷襲靈光縣,生擒守城軍官黃萬基。洪啟薰一看招降不成,決心用武力鎮壓。他的部隊經過新式訓練,是當時朝鮮惟一配備西方新式武器的軍隊。但洪啟薰感到起義軍聲勢浩大,便密奏朝廷,建議借外兵鎮壓。朝鮮國王害怕引狼入室,不敢輕易借兵,只加派四百人增援。
援兵還未到達,兩軍已在長城郡月坪洞交火了。全唪准採取避實就虛的戰術,不與敵人正面交鋒,拖著敵人從靈光到興德,從興德到咸平,然後轉進長城郡。起義軍在城南月坪洞紮營。敵人長途追擊,疲於奔命,士氣低落。
5月24日,洪啟薰率軍追至月坪洞,只見叢林密布,鬱鬱蔥蔥。洪啟薰害怕埋伏,便先派小部隊試探虛實,自己躲在後面觀察動靜。官軍哆哆嗦嗦地走進樹林,只聽喊殺聲起,嚇得回頭就跑。洪啟薰一看,從林中衝出的起義軍老的老、小的小,大多拿著大刀、長矛。他頓時壯起膽來,跳起來大叫:「衝上去!」
官軍無奈,只得掉頭衝鋒。起義軍卻彷彿不堪一擊,紛紛逃散。這一下洪啟薰意氣風發,指揮官軍全力追擊。不料,追入樹林后,無數的起義軍從四面八方沖了出來,頓時殺聲震天。官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武器扔得滿地都是。官軍傷亡兩百餘名,洪啟薰抱頭鼠竄。
起義軍乘勝進軍全羅道首府全州。31日,起義軍逼近全州,佔領完山,以繳獲的野炮向全州城內轟擊。此時,全州的軍隊全部被洪啟薰調走,城內無兵駐守。觀察使金文鉉棄城而逃。6月1日全唪准率軍入城沒收官衙及土豪財富分給貧民,並嚴禁傷害百姓,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全唪准佔領全州后,忠清、慶尚兩道的東學道徒群起響應,起義軍控制了朝鮮南部三道,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機構。朝鮮政府無力鎮壓,只得向清政府求援。日本政府早就密切注視朝鮮局勢的發展,等待出兵朝鮮的時機,然後製造挑起中日戰端的借口。如今,這樣的時機終於來到了。當清政府應邀出兵朝鮮鎮壓東學黨起義的時候,日軍不請自來,在朝鮮南部登陸,在撲滅了起義烈火后,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
歷史影響: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是在東學道宗教旗幟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農民起義。它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揭開了朝鮮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甲午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朝鮮王朝的封建統治,加速其滅亡;這次起義將“逐滅倭夷”作為綱領之一,因此是朝鮮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群眾運動,促進了朝鮮民族意識的覺醒。之後不少在朝鮮近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如孫秉熙、金九等,都參與過這次愛國運動。
但是甲午農民戰爭也不是全然的舊式農民戰爭,在資本全球擴張的時代,它也同時帶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在帝國主義的瓜分侵略下,嚴重的民族危機是加速這次農民戰爭爆發的重要因素。由於這次農民起義的爆發摻雜了新舊農民戰爭的不同因素,它的影響和作用也就具有兩方面:一方面沉重打擊了封建國家的統治,另一方面也間接打擊了帝國主義在朝鮮的勢力。這次農民戰爭與越南黃花探領導的農民游擊戰爭及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構成了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亞洲各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主要內容。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