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牆子河
牆子河
時間
1860年07月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僧格林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牆子河是中國天津市歷史上的一條運河。始建於清咸豐10年(1860年),原為清政府統兵大臣僧格林沁為增強天津防禦能力所築壕牆的護城河,後來幾經更名和改變。目前,原牆子河的部分河段更名為“津河”,部分河段被填埋,不復存在。
事件背景:
清咸豐10年(1860年)正月,清政府統兵大臣僧格林沁為增強天津的防禦能力,在原天津老城西部和南部挖壕築牆並築起長36裡的護城壕牆,形成防禦工事並建有11座營門與外界溝通。城牆在當時稱為稱“牆子”,而壕溝稱為“牆子河”。歷史上,牆子河全長18公里,寬8米,水深1.2米,北起今紅橋區小西關通南運河,向東南在今天長江道附近和紅旗河交匯,再向東在海光寺附近和衛津河交匯,然後向東沿今天的南京路至今天解放南路海河中學附近流入海河。
由於沿途天津各租界不斷向河內排入污水,牆子河水質逐漸變差。
1925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曾提出引南運河水對牆子河進行沖洗的方案。
1936年,當時的天津農會也提出同樣設想,但均未實行。
1946年,中華民國天津市政府以工代振對牆子河進行疏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人民政府曾多次對牆子河進行清淤整治,20世紀50年代中期,牆子河中曾設有遊船供遊客遊覽。後來,隨著天津市區的不斷擴展,20世紀70年代,天津市人民政府在牆子河沿線修建天津地鐵既有線,因此,牆子河位於今南京路的海光寺至大營門段被填平,剩餘的部分陸續改建為暗渠,當時保留在地面的只有三元村至紅旗河段,稱為“西牆子河”。此後,牆子河在海光寺以西的長江道部分也陸續被填平。目前,牆子河只留下紅橋區小西關到南開區長江道的一段成為津河的一部分。
Top
發生過程:
1859年,英法聯軍在大沽口吃了唯一一次敗仗,這要歸功於當時駐守天津海防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此前幾年,太平軍曾兵臨天津城下。為了防止英法聯軍再次進犯和太平軍再次北上,為了鞏固天津衛的防守,僧格林沁決定在天津老城外修建一條濠牆,也就是一條護城河外加一道圍牆。這樣,不管誰來,只要能守住濠牆,就等於保住了天津衛,京師安矣。
1860年春,這條濠牆開工。在天津老城東、東南和南面,藉著明清兩朝前人曾修築的溝壑和田埂等,一條18公里長的濠牆在18天內就完工了。由於這個濠牆是僧格林沁親自督辦的,所以在他給咸豐帝的上書中,每次提到天津濠牆,他都十分自豪。
1860年7月,濠牆修好沒多久,英法聯軍就攻破大沽口,進犯天津城。僧格林沁卻在清廷命令下不得不拋棄濠牆和整個天津,退守北京通州八里橋,把一座天津空城留給英法聯軍,還有被入侵者稱為“僧格林沁牆”的濠牆。
8月24日,聯軍到達天津城下。一名准尉游過濠溝,爬過城牆,打開城門,只用了兩分鐘,天津城就這樣被攻陷了。 9月僧格林沁在通州八里橋之戰中率先潰逃,清軍全軍覆沒,北京城破,咸豐帝北逃承德。英法聯軍洗劫焚燒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告終。
1868年8月,天津城外的濠牆沒擋住英法聯軍,但卻在抵禦農民起義時發揮了作用。據《續天津縣志》記載,“南各州縣多遭蹂躪……匪聚於南鄉八里台一帶,疊次沖撲,不能犯,郡城賴以安堵,亦始知濠牆足恃。”
1881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時,認為天津除城牆之外,無險可守,加上天津開埠通商後,居民增多,城區也日漸擴大,必須依賴濠牆才能抵抗突發事件。於是他決心重新把濠牆加固、挖深。據《政俗沿革記》記載,“光緒七年(1881),直隸總督李鴻章飭鹽運使如山等,重修各門,均如山題署,共十四門。”這14個濠牆上的門被稱為“營門”,現在天津的大營門,小營門,南營門等地名就是從這兒來的。
歷史影響:
1970年4月7號,7047工程開工,也就是天津的人防、牆子河治理和地鐵修建三合一工程,當時要挖防空洞備戰,這是第一要務,不過後兩項對現在的意義更大。牆子河被填埋,成為今天寬闊的南京路,地下就是地鐵。其實原來也有南京路,就是耀華大門口那條路。和耀華隔河相望的那條小馬路原來叫上海道。其實地鐵修好之後,上海道也沒變樣,地鐵站旁邊那一溜高台,就是原來的河堤。直到現在,原來的河堤還有一部分殘存著。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