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
時間
1877年06月 ~ 1878年06月
地點
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
相關人物
李鴻章
資料來源:歷史趣聞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丁戊奇荒指19世紀70年代中後期,即1877 — 1878 年發生在中國大地的特大災荒,主要是飢荒是人民的災難,又是豪紳、貪官、奸商、高利貸者大發橫財的良機,有所謂“一欠等三收”。
丁戊奇荒,是中國華北地區發生於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間的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飢荒。 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因此史稱“丁戊奇荒”。
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之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這場災害波及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等省,造成1000餘萬人餓死,另有2000餘萬災民逃荒到外地,對中國晚清歷史發生了深遠影響。
事件背景:
19世紀70年代中後期,正當洋務派“求強”“求富”活動緊鑼密鼓地進行之際,一場罕見的特大災荒洗劫了中國大地,特別是北部中國。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持續三年大面積乾旱,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範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曆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饑”。
Top
發生過程:
這場大旱災是光緒元年(1875年)拉開序幕的。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先後呈現出乾旱的跡象,京師和直隸地區在仲春時節便顯示了災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都在這年秋後相繼出現嚴重旱情。
光緒2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災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以直隸、山東、河南為主要災區,北至遼寧、西至陝甘、南達蘇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旱區。
京師及直隸地區,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減半。旱災引發蝗災,從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蟲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殘存莊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間,又因陰雨連綿,大清河、滹沱河、瀦龍河、南運河、漳河、衛河同時氾濫,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災的土地又被水淹。這一年,直隸省遭受水、旱、風、雹的地區達63個州縣。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持續乾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緩解;到6月間有過短暫的雨水期,之後又連續亢旱,一直延續到次年七月。不過從整個災區來看,旱情開始減輕,陝西、山東、河南、直隸等省.旱情都趨於緩解。但是,經過連續三年的特大旱災,老百姓對於天災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極限,因旱災帶來的各種人間慘劇,並未因旱情的緩解而相應地減少,反而更多更嚴重了。
進入光緒5年(1879年),儘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東起直魯、西迄陝甘的廣闊土地上,畢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裡重新蕩漾起清波,龜裂的土地開始滋潤,並重新泛起了綠意。旱災.已進入尾聲,苦難的歲月就要結束。可是,正當死裡逃生的人們準備重建家園之時,一場新的災難驟然而至,這就是7月1日發生在甘肅武都的震級達8級、烈度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壞或受到影響的地區,大部分在旱災區域之內。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慘絕人寰的境地!據不完全統計,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災的州縣分別為222、402和331個.共955個。而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千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
清代末年這場特大旱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難!當年清朝官員提起這場旱災,稱其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餘年末見之慘淒,未聞之悲痛”。
歷史影響:
雖然光緒初年爆發的“丁戊奇荒”主要打擊了華北地區,但其對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區域即江南同樣造成了重大的社會影響。而學界以往的考察,基本上都忽視了從江南的地方性視角出發來理解這場災荒的意義,因此在論及中國近代救荒事業的一個重要變動即晚清義賑的興起時,其判斷並不完全準確。
“丁戊奇荒”影響江南的首要表現,便是北方災區的大批饑民紛紛湧入江南地區,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因素,江南地方精英很快動員起來抵禦難民潮。其中,蘇州紳士謝家福於光緒3年2月初便做出了越過本籍地界救荒的嘗試。這種努力構成了李金鏞等人行動的一個重要背景。可以肯定李金鏞蘇北救荒行動的基本性質,與後來被公認為晚清義賑的那種賑災機制,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歸根結底還是屬於江南社會應對外來難民潮的努力中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依然沒有越出護衛鄉土的範圍。
不僅如此,光緒三、四年出現在江南的社會輿論,最盛行的也是一種基於江南地方本位的思路。可見,由於忽視了地方性視角,以往研究當然未曾對這種立場及其在這場災荒期間的各種表現給予注意,也就無法準確把握光緒二年底江南士紳的蘇北行動的具體背景和實際性質。這提醒我們,在理解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時,切不可過於低估內在傳統資源的能動作用。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