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澎湖之役
澎湖之役
時間
1895年03月23日 ~ 1895年03月25日
地點
澎湖
相關人物
周振邦、 伊東祐亨、東鄉平八郎、李鴻章、
劉永福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澎湖之役是甲午戰爭末期清朝及大日本帝國和談期間,日本為了控制南中國海及獲得在和談時可要求割讓臺灣之藉口而發動的戰役。
1895年,清朝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赤馬關馬關港(今下關港)第二次和談時,日本不願將臺灣澎湖納入停戰範圍,第三次會談時日相伊藤博文才正式將日軍攻打澎湖之事告知李鴻章。
日本在威海衛被攻陷(2月2日)之前,便有攻下澎湖當作海軍基地,殲滅清朝在南中國海的艦隊的打算,於1月13日便下令伊東祐亨準備攻澎。日方於1895年2月初組成進攻澎湖的陸軍混成支隊,但從實際登陸到攻佔澎湖只花了三天的時間。而在後來的臺灣乙未戰爭中,已為日本控制的澎湖便成為日軍集結軍力進攻臺灣本島南部地區的基地。
事件背景:
據日方說法,1894年8月時日軍大本營已擬定冬季作戰方針,決定在冬天進攻佔領臺灣,但因為顧忌清朝北洋水師在威海衛的殘餘軍力,而且日軍也有在直隸平原(即海河平原)進行決戰的打算,所以並未實施此一計劃。而後日軍打算在12月進攻威海衛時,為了怕北洋水師殘艦會事前往南方逃,所以有提前到南方海面布署艦隊的想法,但最後此計劃也沒有進行。
1895年1月13日,日軍大本營又決定在威海衛陷落後要編組一支艦隊配屬一支陸軍支隊去攻佔澎湖作為基地,以殲滅清朝在南方的剩餘艦隊並緝捕走私戰時管制物的船隻,並於隔天參照所得到的情資進行編組,最後組成的南方派遣艦隊於3月12日集結於佐世保軍港,因天候不佳,直到3月15日才出發。
而在臺灣方面,自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後,清朝曾派福建水師提督楊歧珍、廣東南澳鎮總兵劉永福來臺守禦,其中劉永福約在8月(農曆7月)率廣勇兩營到臺北,增募六營,而楊歧珍在之後(8月時)率十營兵力前來。此外南洋水師也曾應巡撫邵友濂之請,派「南琛」、「威靖」兩艦前來,於7月14日抵達,但後來「威靖」又返回南洋水師總部。末任臺灣巡撫唐景崧曾在光緒21年正月(1895年1、2月)上奏防務辦理情形,提到「夫爭臺灣者,必爭澎湖,蓋以澎湖可泊兵船,以為根據。若我不能保澎湖,則臺灣陷於孤立,其勢難守。」故已竭力將糧餉軍裝運往澎湖,強化戰力。
Top
發生過程:
1894年因朝鮮宗主權之爭而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在短短幾個月内日本帝國擊敗了中國的北洋艦隊,在滿洲的陸軍也擊敗了清廷的軍隊,成功占領了旅顺和威海衛,清帝國已露敗象且積極謀和,使甲午戰爭步入尾聲。1894年末,雖然大部分的戰場皆位於中國北部,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與其轄下日本内閣早已研議不論是戰還是和,都要以拿取遼東半島與台灣作爲此戰爭的成果。
1895年1月,以鹿兒島縣(舊薩摩藩)爲主的日本軍隊,約4,000名陸軍正規軍所組成的5,500名遠征軍,積極爲登陸澎湖而備戰。3月15日,該軍隊從廣島佐世保港祕密出港,並在3月23日清晨未遭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登陸澎湖群島最大島:媽宮城(今馬公市)所在的澎湖本島的里正角。
3月26日,已經拿到台灣海峽戰略位置,確定可輕易拿取台灣的日本,在日本馬關接受清朝的和議條件。
歷史影響:
日軍攻陷澎湖後,擄獲清朝澎湖守軍兵器共計有:海岸砲18門、格林砲4門、銅製克氏野戰砲12門、青銅砲1門、鑄鐵野戰砲98門、毛瑟槍2463挺、要塞砲彈1222發、野砲彈868發、毛瑟槍子彈97萬發、格林砲彈68500發。又日軍戰死者其實很少,但是因為傳染病散播,所以日軍的死亡人數在該年5月時共計達到1257人。
此外日軍在3月26日設置了「澎湖列島行政廳」作為澎湖的統治機構,廳長為海軍少將田中綱常,同日並將先前收容的俘虜釋放,不過對圓頂半島的清軍則是到3月28日才釋放下士以下的俘虜。又4月30日日軍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因三國干涉還遼之事率艦隊返回日本佐世保,留下混成支隊與第四水雷艇隊,之後由比志島義輝指揮部署澎湖防務。
5月31日駐澎日軍接獲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從臺灣三貂角發出的訓令,隔天收到日軍大本營的電報,駐澎日軍即刻改歸臺灣總督直轄,之後在樺山資紀命令下,混成支隊步兵第十二聯隊第二大隊第五、六中隊留下守衛澎湖,除了病患、相關人員等之外的混成支隊士兵於6月3日從媽宮港出發,隔天抵達雞籠,在向臺灣總督報到後,於6月9日上陸負責基隆一帶的守備。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