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戴均元逝世
戴均元逝世
時間
1840年12月 ~ 1840年12月
地點
大庾
相關人物
戴均元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戴均元(公元1746--1840年)字修原,號可亭,清代江西大庾(今大餘縣)人,籍貫安徽休寧幹阜。系清朝乾隆43年進士戴衢享之叔父,與戴衢享之胞兄戴心享同為乾隆四士,加上戴衢享之父戴第元已先於乾隆22年進士士,時人譽為“西江四戴”。著名文學家、名宦包世臣還認為,一家同出兩相,且“值軍機者唯大庾而已”。時人謂“一門四進士,叔侄兩宰相。”
事件背景:
戴均元(1746年-1840年),字修原,號可亭,江西大庾縣(今大餘縣)人,祖籍安徽休寧隆阜,清朝大臣,居官五十餘年,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狀元戴衢亨之叔父。
乾隆40年(1775年)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四川學政、鴻臚寺少卿、光祿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山東學政、刑部侍郎、戶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御史、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管理三庫大臣、協辦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文淵閣大學士、實錄館總裁、太子太師。
嘉慶23年(1818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嘉慶25年(1820年),嘉慶帝崩,戴均元與托津、盧蔭溥撰寫遺詔,因有“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之語,大學士曹振鏞指軍機擬遺詔犯了“重大錯誤”,道光帝嚴懲戴均元降四級留任,逐出軍機。道光元年(1821年),與莊親王綿課、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寶華峪萬年吉地。
道光7年(1827年),陵寢完工,孝穆成皇后入葬。翌年,地宮滲水一尺七寸,帝震怒,嚴譴在事諸臣,褫戴均元職,逮京治罪,擬重闢,念其耄老,免罪釋歸。
道光20年(1840年),卒於大庾,享年九十五。
Top
發生過程:
戴均元12歲時,兄戴第元已官至太僕寺少卿,不久又官翰林院,並於乾隆27年主持江南考試。但他不以此為靠山,而是常於山寺以燒簧火,燃松明為燈,徹夜通讀至天明,終至通經史,善詩文,於乾隆三十三年中舉人,乾隆四十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由此入仕,一生任職較多,後至軍機大臣,太子少保,太子太師,位極人臣。
歷任授翰林院編修、安徽學政、光祿寺少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河道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禮、吏兩部尚書,72歲授協辦大學士,第二年任軍機大臣、尚書房總師傅。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75歲遷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當戴均元79歲致仕時,道光帝對他恩寵有加,曾賜詩送行,並詔令在他還鄉沿途的水驛所在官護送,在籍食全俸,可謂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戴均元還鄉後,道光皇帝仍對其眷念不已,在他80大壽時,頒賞聯匾,馳賞珍奇寶玩,83歲加太子太師。
戴均元不僅功業成就甚鉅,且為古代之罕有的高壽者,1840年病逝於大庾,享年95歲。
戴均元為官五十多年,總體仕途較順,為官也清正,多有政績。在學問方面也有建樹,主持撰寫皇帝《實錄》與《起居注》,還參與纂輯《明鑑》,草擬《科場條例》等。
歷史影響:
戴均元主持撰寫皇帝《實錄》與《起居注》,纂輯《明鑑》,草擬《科場條例》,在學問上頗有建樹。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