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李富孫逝世
李富孫逝世
時間
1843年10月 ~ 1843年10月
地點
浙江
相關人物
李富孫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李富孫(1764年-1843年),字既汸,一字薌汲、薌沚,浙江嘉興人。
生於清高宗乾隆29年(1764年),肄業詁經精舍,嘉慶6年(1801年)辛酉拔貢,從盧文弨、錢大昕、王昶、孫星衍等遊。卒於清宣宗道光23年(1843年)。著有《校經庼文稿》十八卷、《梅里志》十六卷、《曝書亭詞注》七卷、《鶴徵錄》八卷、後錄十二卷、《李氏易解剩義》三卷、校異一卷、《七經異文釋》五十卷、《說文辨字正俗》八卷等。
事件背景:
李富孫,字既汸,嘉興人。嘉慶六年拔貢生。良年來孫,良年自有傳。從祖集。字敬堂,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鄖縣知縣。精研經學,以漢、唐為宗,嘗為《學規論》以課窮經、課經濟,著有《原學齋文鈔》。
富孫學有原本,與伯兄超孫、從弟遇孫有“後三李”之目。長游四方,就正於盧文弨、錢大昕、王昶、孫星衍,飫聞緒論。阮元撫浙,肄業詁經精舍,遂湛深經術,尤好讀《易》,著《易解賸義》。謂《易》學三派,有漢儒之學,鄭、虞、荀、陸諸家精矣;有晉、唐之學,王弼、孔穎達諸家,即北宋胡瑗、石介、東坡、伊川猶是支流馀裔;至宋陳、邵之學出,本道學之術,創為圖說,舉羲、文、週、孔之所未及,漢以後諸儒之所未言者,以自神其附會之說。理其理而非《易》之所謂理,數其數而非《易》之所謂數,而前聖之《易》道晦矣。唐李鼎祚所輯《易解》,精微廣大,聖賢遺旨,略見於此。然其於三十六家之說,尚多未採,其遺文賸義,間見他書,猶可蒐輯。爰綴而錄之,成書三卷,又成《校異》二卷。
Top
發生過程:
李富孫,字既汸,嘉興人。嘉慶六年拔貢生。良年來孫,良年自有傳。從祖集。字敬堂,乾隆28年進士,官鄖縣知縣。精研經學,以漢、唐為宗,嘗為《學規論》以課窮經、課經濟,著有《原學齋文鈔》。
著《七經異文釋》,就經、史、傳、注、諸子百氏所引,以及漢、唐、宋《石經》,宋、元槧本,校其異同。或字有古今,或音近通假,或沿襲乖舛,悉據古誼而疏證之;而前儒之論說,並為蒐輯,使正其譌謬,辨其得失,折衷以求一是。凡《易》六卷,《尚書》八卷,《毛詩》十六卷,《春秋三傳》十二卷,《禮記》八卷。同里馮登府稱其詳核奧博,為詁異義者集其大成。又謂《說文》一書,保氏六書之旨,賴以僅存。自篆變為隸,隸變為真,文字日繁,譌偽錯出。或有形聲意義大相區別,亦有近似而其實異,後人多混而同之。或有一篆之形,從某為古、籀,為或體,後人竟析而二之。經典文字,往往昧於音訓,擅為改易,甚與本義相迕,亦字學之大變。夫假借通用,《說文》自有本字,有得通借者,有不容通借而並為俗誤者。援據經典以相證契,俾世之踵謬沿譌焯然可辨,為《說文辨字正俗》八卷。同里錢泰吉謂其書大旨折衷段《注》,而亦有段所未及者,讀《說文》之津梁也。
他著有《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鶴徵錄》八卷、《後錄》十二卷,《曝書亭詞注》七卷,《梅里志》十六卷,《校經庼文藁》十八卷。
歷史影響:
著《七經異文釋》,就經、史、傳、注、諸子百氏所引,以及漢、唐、宋《石經》,宋、元槧本,校其異同。自篆變為隸,隸變為真,文字日繁,譌偽錯出。或有形聲意義大相區別,亦有近似而其實異,後人多混而同之。或有一篆之形,從某為古、籀,為或體,後人竟析而二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