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吳尚新逝世
吳尚新逝世
時間
1848年12月 ~ 1848年12月
地點
臺灣
相關人物
吳尚新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吳尚新,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為清嘉慶、道光時人,是台南市吳園的主人和布袋式鹽田的創始者。
事件背景:
吳尚新(1795年-1848年),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為清乾隆至道光時人,是台南市吳園的主人和布袋式鹽田的創始者。
吳家開台祖為吳國美,吳尚新之父吳春貴為其孫。
吳尚新從嘉慶22年(1817年)開始執掌家業,而其父吳春貴於道光7年(1827年)逝世後,他正式繼承了主要從事配銷今台南、嘉義地區的“吳恆記”食鹽販館而致富。在其父過世前,吳尚新在清道光4年(1824年)受台灣知府鄧傳安之命,負責遷建毀於道光3年(1823年)曾文溪水患的第二代洲南鹽場到今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一帶。吳尚新在這次遷建工程中改良了原本鹽田的設計,在原本的“磚瓦埕”(結晶池)與“土埕”(小蒸發池)之外加上了“水埕”(大蒸發池)與“鹵缸”,因而使鹽產量增加。
完成洲南場遷建後,吳尚新的事業更為興隆,於道光9年(1829年)收購其宅邸北側的何斌舊居改建為園林,即今之吳園。他曾在道光17年(1837年)參與捐款造一古鐘,獻給台南北極殿。
其墓碑記載他於咸豐3年(1853年)12月下葬,其後人整理墓園後,將墓碑與墓拱石構件於民國80年(1991年)5月捐給台南市政府,後來幾經輾轉之後安置於南門公園碑林。
Top
發生過程:
吳尚新,名麟,字勉之,號勵堂,尚新是官名,生於清乾隆60年(1795)臺灣府治枋橋頭街(今臺南市民權路四春園南邊路一帶),卒於清道光28年(1848),是臺南市吳園的主人,也是布袋式鹽田的創始者。
吳尚新繼承其父吳春貴所經營之主要配銷今台南、嘉義地區的“吳恆記”食鹽販館而致富,後來他在清道光4年(1824年)受台灣知府鄧傳安之命,負責遷建毀於道光3年(1823年)曾文溪水患的第二代洲南鹽場到今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一帶。吳尚新在這次遷建工程中改良了原本鹽田的設計,在原本的“磚瓦埕”(結晶池)與“土埕”(小蒸發池)之外加上了“水埕”(大蒸發池)與“鹵缸”,因而使鹽產量增加。
完成洲南場遷建後,吳尚新的事業更為興隆,於道光7年(1827年)收購其宅邸北側的何斌舊居改建為園林,即今之吳園。
吳尚新從清嘉慶22年(1817)開始執掌家業,受臺灣知府之命,負責遷建毀於水災的第二代洲南鹽場到今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一帶。
第三代洲南場,也就是新厝鹽田,並且進行改良,使得產量增加。日治時,更是開闢了許多鹽田,不過後來都被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強制收購。
吳尚新改良了原本瀨口式鹽田的設計,在原本的「磚瓦埕」(結晶池)與「土埕」(小蒸發池)之外加上了「水埕」(大蒸發池)與「鹵缸」,稱為布袋式鹽田,經此改良後,曬鹽產量增加,使得吳尚新的事業更加興盛,其父吳春貴逝世後,他正式繼承了「吳恆記」食鹽販館。
之後更是收購了其住宅北邊原荷治時期的荷蘭通事-何斌的舊宅,將其改建成吳園。
其墓碑銘刻清咸豐3年(1853)下葬,吳氏後人重修墓園,於民國80年(1991),將墓碑與墓拱石雕組件捐贈給臺南市政府,後來安置在南門公園碑林旁。
歷史影響:
施瓊芳曾替他寫了〈中議大夫刑部員外郎吳公志銘〉一文,收錄於《石蘭山館遺稿》。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