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杜受田逝世
杜受田逝世
時間
1852年07月09日 ~ 1852年07月09日
地點
淮安
相關人物
杜受田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杜受田(1788-1852年),字芝農,山東濱州(今濱州市濱城區)人。為咸豐皇帝之師。
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事件背景:
杜受田,清山東濱州舊城里人(今濱城區南街杜家)。 1787年生,官宦詩書人家出身。清咸豐皇帝之師。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清道光3年杜受田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時稱傳臚),選庶吉士,授編修,後為山西學政。
道光15年特召進京,直上書房,教授皇子讀書。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實錄館總裁。咸豐即位後,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書,調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道光進士,授編修。歷任內閣學士,咸豐帝師,連擢工部、戶部侍郎,工部尚書。咸豐即位後,深得信任,任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調禮部尚書。向榮屢遭彈劾,他保全向榮,後榮為欽差大臣,率部圍困天京。
咸豐2年(1852),黃河決口,奉使赴山東等地賑災,修治黃河。在途中染病卒,諡文正。 (硯迦案:有清一代,諡“文正”者僅八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文正”是諡號的最高待遇。又,清代制度,賜諡須由內閣票擬,再由皇帝欽定。)他為官勤謹,曾直上書房17年,朝夕輔導,未嚐一日離。
Top
發生過程:
杜受田幼年生活在濱州南街杜家大院,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忠孝節義為立身之本。杜受田的孝突出表現在他對父母、對家族長輩的孝敬上。作為獨生兒子,杜受田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父母的飲食起居。
嘉慶19年,年過半百的杜堮患病,十幾天昏迷不醒,幾個月臥床不起,杜受田為父親延醫請藥,端水餵飯,幾個月從沒上床休息。
嘉慶25年10月,杜受田的母親李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絕,幾天的時間變得骨瘦如柴,又怕過度失態引起父親傷心,只好把憂傷埋在心裡。為母親送葬後,杜受田晝夜待奉在父親身邊。雖然杜受田 17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但他為照顧父母的身體,一直跟隨在父母身邊,直到37歲時才參加會試,40歲時才正式到翰林院任編修。
進入仕途後,杜受田無論在翰林院內任職,還是到全國各地擔任考官、學政,總是兢兢業業,殫精竭慮。道光六年,杜受田到翰林院任職,先授職編修,次年改任國史館協修,後又補任國史館纂修、國史館總纂、國史館提調等職。據史料記載:“ 每館期辰往酉還,風雨寒暑無間。”
道光13年,杜受田被派往山西任職。臨行前,杜受田安排自已的妻兒留在京城侍奉老父親。
道光15年7月,他被授職為洗馬,從山西調回京城。等接替他的新學政一到,他立即進行了交接,晝夜兼程,匆匆回到了父親的身邊。
歷史影響:
杜受田逝世後,清咸豐帝伏案痛哭流涕,如喪考妣;他親自帶領兩班大臣前往祭奠,並追贈杜受田為太師大學士,諡號“文正”。 “太師大學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級的一種冊封,清嘉慶帝以來漢族大臣被追封太師大學士者,僅杜受田一人而已。有清一代,諡“文正”者僅八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文正”是諡號的最高待遇。又,清代製度,賜諡須由內閣票擬,再由皇帝欽定。
杜受田的喪事,規格高得異乎尋常:賞陀羅經被、賞銀五千兩、贈太師大學士、命沿途地方官親自照料護送靈柩。咸豐帝還打破常規,不待內閣票擬,自行特諡“文正”。 11月15日,咸豐帝親自到杜府奠醊,撫棺洒淚,悲悼實深,在場者無不動容。
杜受田死了,咸豐帝將他不盡的思念轉化為對杜氏家人的隆恩。杜受田的父親身前任禮部侍郎,賞禮部尚書銜,賞食全俸;長子杜翰,時以翰林檢討放湖北學政,15個月就由從五品提升至正二品的侍郎,並進為軍機大臣。
1853年春,咸豐帝到國子監臨雍講學,特派其五弟奕誴祭奠恩師。當日攽下的諭旨明晰地流露其心情:“(杜受田)倘能久在左右,於時事艱虞,多有補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