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林恭逝世
林恭逝世
時間
1853年06月 ~ 1853年06月
地點
臺灣
相關人物
林恭
資料來源:台灣小站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林恭(?-1853年),台灣鳳山人,為在台灣爆發的反抗清政府的起義的領袖。
事件背景: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清政府漸漸失去對中國東南地區的控制權,同處中國東南地區的台灣由此先後發生了數起反清起義以響應之,如李石與林恭起義。
1851年4月,李石聲援太平天國政權,聚眾攻擊灣里街(今台南善化),並殺死知縣高鴻飛,拉開了在台灣的反抗清政府的序幕。
從軍於鳳山縣署的林恭,聽聞此事後,於4月28日,連同其他起義民眾攻下鳳山城,並殺死知縣,以響應李石。
在收復鳳山城之後,林恭被起義民眾擁立為縣令。
1853年,太平軍攻占福建泉漳,清朝漸漸失去閩南地區的控制權。台灣人也先後呼應,發生遊民與地方鄉勇的小型抗官事件,如李石與林恭事件。
1853年4月,李石以聲援太平天國的“興漢滅滿”為由,聚眾攻擊灣里街(今台南市善化區),並殺死台灣縣知縣高鴻飛。
從軍於鳳山縣署的壯勇林恭,聽聞此事變後,因與知縣王廷幹不合,於是在4月28日,北路的張古,羅阿沙及棕等準備發起武裝革命,林恭連同不滿王廷幹的鳳山縣民,在義首林萬掌的協助下,順利攻入鳳山縣城之內攻下鳳山城,並殺死知縣王廷幹。
佔領鳳山城之後,林恭被擁立為縣令。
林恭攻下鳳山後,於5月2日攻擊台南城,不過遭到清官軍抵抗。 6月2日,清軍與林恭於二層行溪(今台南市仁德區)與新園交戰,林恭敗退鳳山。 5月7日清軍連同內應攻占鳳山城,不過林恭卻轉進距鳳山不遠的東港,打算長期佔據。因清軍無能力攻破東港,佔據東港的林恭一直到該年7月27日才被叛變的陣中將領“綁縛交官”。之後不久,林恭連同之前佔領灣里街的李石,一同被官府所斬。
Top
發生過程:
1851年(咸豐3年)4月28日,林恭在鳳山縣蕃薯寮揭旗起事,在義首林萬掌的協助下,順利攻入鳳山縣城之內。鳳山就由革命軍佔領,原本鳳山知縣王廷幹、典史張樹春等人也就全死於農民革命起義軍之手。
林恭攻佔鳳山縣城後,據縣衙、開倉庫、釋獄囚、自封為鳳山縣令。但滿清在駐守於鳳山縣治的南路營參將曾元福,知林恭率眾攻下鳳山縣城,確將兵力據在鳳山縣城的東南方火藥庫據點。林恭自以縣令為滿足,不思更大的局面,對東南方火藥庫據點沒有用心取下。
在台灣中部西螺的把總李朝祥率練勇 八百人支援,兵分三路前進。
1853年6月2日清軍李朝祥之練勇抵達二層行溪,6月3日二軍交火在新園仙塘。次日又戰于圍隨庄。林恭部隊被圍,林恭的軍師田有人被擒,清軍攻入鳳山。7日,入城的清軍與據守火藥庫待援之曾元福取得聯繫,夾擊林恭部隊,革命軍被殺七十餘人後,鳳山縣城又入清軍之手。
林恭兵敗至水底寮匿藏,沒想到當初協助林恭進攻進入鳳山縣城的林萬掌,見林恭大勢已去,反而將林恭捉住獻給滿清官府,鳳山起義至此結束。
歷史影響:
林恭原來就任鳳山縣狀勇,而當時在中國發生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率領太平軍武裝革命起義,自廣西花田村出發,而後進占福建的漳州與廈門。林恭認為這就是機會,乘中國內亂無力來台,於是就聯合北路的張古,羅阿沙及棕等準備發起武裝革命。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