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黃開基逝世
黃開基逝世
時間
1856年03月 ~ 1856年03月
地點
重慶
相關人物
黃開基
黃開基逝世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黃開基(1790~1856),字自堂,清重慶府永川縣五間鄉人,清抗英將領。

清乾隆55年(1790)生,咸豐6年(1856)逝世。

事件背景:

清道光2年(1822)中舉,分發福建省,以知縣試用。黃開基在代理福建平和知縣時,領導人民築堤防洪,群眾為了紀念他,把這道防洪堤取名“黃公堤”。

道光20年補任台灣彰化知縣,因多次捕獲海盜有功,升同知直隸州。

道光25年,代理台灣鹿港同知並兼彰化知縣,後調署淡水。

咸豐元年(1851),黃開基升任台灣府知府,不久加道台銜。這時,黃開基已積勞成疾,患吐血病,遂辭官還鄉。

黃開基在福建為官16年,對人寬厚公道,處理案件及時,他走到那裡,就增加贍老撫幼經費,設育嬰局,興辦學校,對貧困學生給以補助,深受群眾愛戴。黃開基67歲時病逝於永川縣五間鄉故宅,葬五間盤龍橋,後人尊他為“台灣公”。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率軍在台抗擊英軍,取得擊沉英艦“阿納號”的戰績。

道光末期,經歷了康乾盛世後的清朝,漸顯衰頹之勢,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道光20年(1840年),黃開基補任台灣彰化知縣,後升用同知直隸州。此時,林則徐禁煙不久,中英和議破裂。英國乘機砲擊廣東,強佔港口,很快將戰火蔓延中國沿海各商埠。同時,派出軍艦和兵船,在台灣海域騷擾窺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