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湯金釗逝世
湯金釗逝世
時間
1856年04月19日 ~ 1856年04月19日
地點
東山
相關人物
湯金釗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湯金釗(1772-1856)字敦甫,一字勗茲,蕭山人。先世由青田遷居長河,再遷至城廂鎮西門外居住,稱“西門湯氏”。其家世代以經商為業,惟有他勤奮求學。
乾隆59年湯金釗22歲舉鄉試第一,即稱解元。
嘉慶4年金釗27歲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道光7年任左都御史,禮部尚書,不久充上書房總師傅,調任吏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之職。
道光18年以協辦大學士調回吏部。咸豐四年值湯金釗中進士六十週年之際,清朝廷特地加封他太子太保銜,並賜御書“慶衍恩榮”匾額,恩寵有加。終年85歲,謚為文端。子湯修,官通政司副使。
事件背景:
湯金釗(1772-1856)字敦甫,一字勳茲,蕭山人。先世由青田遷居長河,再遷至城廂鎮西門外居住,稱“西門湯氏”。其家世代以經商為業,惟有他勤奮求學。
嘉慶4年(1799),金釗27歲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嘉慶13年(1808),入直上書房,母喪回籍。
嘉慶21年(1816),仍入直上書房,不久升禮部侍郎,嘉慶25年(1820),轉吏部左侍郎。
道光元年(1820),兼戶部侍郎。道光六年(1826),父喪歸鄉,期滿仍直上書房,實授戶部侍郎。
道光7年(1827),任左都御史,禮部尚書,不久充上書房總師傅,調任吏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之職。
道光18年(1838),以協辦大學士調回吏部。
咸豐4年(1854),值湯金釗中進士六十週年之際,清朝廷特地加封他太子太保銜,並賜御書“慶衍恩榮”匾額,恩寵有加。終年85歲,謚為文端公。子湯修,官通政司副使。
Top
發生過程:
湯金釗,字敦甫,浙江蕭山人。嘉慶4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13年,入直上書房。金釗端謹自持,宣宗在潛邸,甚敬禮之。母憂服闋,擢侍講,督湖南學政。累遷內閣學士。21年,复直上書房。典江南鄉試,留學政,詔勉以訓士不患無才,務培德,經學為本,才藻次之。金釗闡揚詔旨,通誡士子。會匪以禍福煽惑鄉愚,金釗著福善辨,刊發曉諭。徐州俗悍,武生不馴者,繩之以法。遷禮部侍郎,任滿,仍直上書房。
宣宗即位,調吏部,益向用。時用尚書英和議,命各省查州縣陋規,明定限制。金釗疏言:“陋規皆出於民,地方官未敢公然苛索者,畏上知之治其罪也。今若明定章程,即為例所應得,勢必明目張膽,求多於例外,雖有嚴旨,不能禁矣。況名目碎雜,所在不同,檢察難得真確,轉滋紛擾。無論不當明定章程,亦不能妥立章程也。吏治貴在得人,得其人,雖取於民而民愛戴之,不害其為清;非其人,雖不取於民而民嫉仇之,何論其為清?有治人無治法,惟在督撫舉措公明,而非立法所能限制。”會中外大臣亦多言其不便,金釗疏入,上手批答曰:“朝有諍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無傷於政體,不勝欣悅!”予議敘。
歷史影響:
湯金釗在朝為官六十多年,是四代元老(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曾任吏、戶、禮、工、兵部侍郎,及四部尚書(禮部、吏部、工部、戶部),平時不發高論,不苟言笑,吃小米,蓋布被,節儉如同平民。學習勤奮,七十五歲還誦讀《周易》、《資治通鑑》等,每日抄寫200字,署按察使李廷錫、知涪州楊書容、知江津縣郭彬圖,皆是金釗門下士。湯金釗一生著作有《寸心至室存稿》、《遊焦山記》、《儒門法經輯要》等。原蕭山城區內有湯氏故居,現已被毀著實可惜!湯金釗墓碑及咸豐帝聖旨碑現在所前東山夏村,共17通,建於咸豐6年(1856),是保存完好的文物。 “修德自求多福,積善必有餘慶”,撰聯是湯金釗的墨寶,現保管於蕭山博物館內。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