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大隆同
大隆同
時間
1853年08月
地點
淡水、基隆
相關人物
戴伯歧、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
大隆同
資料來源:xuite日誌
簡介:

大龍峒,或稱大浪泵、大隆同(pourompon/dua-long-bōng/da-long-don)位於台灣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口附近,今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一帶,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台北市舊聚落。

事件背景:

大龍峒,舊稱大浪泵,源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的閩南語譯音。史載18世紀前,大浪泵社全境皆為平埔族人所居,並無漢人。直至1709年泉州人戴伯歧、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合股立「陳賴章」(取三人之姓氏)墾號,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艋舺)地方後,才陸續有漢人進駐大浪泵。不過由1764年間平埔族業主瑪老仍據多數土地。根據史載,當時大浪泵漢人人數並不多。另外,因清朝規定不得攜家眷前往台灣的相關法令,加促當地漢人多與平埔族通婚。乾隆初年,有大批的福建同安移入墾殖,到乾隆中葉,便成立了“大浪泵莊。

漢人大幅度開發大浪泵始於19世紀初。1802年,中國福建泉州同安人王元記、王智記、陳蘭記、陳陞記、高明德、鄭西源等六戶,在此開設44間瓦店,因而形成俗稱四十四崁的街道,該街道取其原「大浪泵」地名閩語諧音於隘門街坊,題曰「大隆同」— 隆表示與興隆、興盛,同即意指“同安人”。 後來因為“大隆同” 地靈人傑,環境清幽,文人碩儒輩出,又因其街東有一龍峒山,山形似龍,“大隆同” 剛好位於龍尾,故又將“大隆同”改為“大龍峒”,以使名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