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北城
臺北城
時間
1879年03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陳星聚、岑毓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北城(臺語: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是臺灣及清帝國最晚興建的城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臺語:Siânn-lāi)或「城中」,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雖然現今臺北城的城廓幾已不存,但原城內之街區仍延續建城當時的行政中心功能,無論是日治時期、還是現今,臺北城內一直都是臺灣許多重要政府機關與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今日臺灣的政治中樞博愛特區大部分範圍即落於此區域內。
事件背景:
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大約在西元18世紀中後期)之後,清初之渡臺禁令日漸廢弛,大量自福建泉州渡海而來的移民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在艋舺(由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地名轉稱,今日新店溪與大漢溪交會處河口東岸),並與當地人通婚。之後艋舺聚落人口日漸增加,又有延淡水河出海貿易通商之便,因而大為興盛,進而在民間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其後,在清咸豐3年(西元1853年)艋舺地區分類械鬥(或稱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移民後代,不得不將整個宗族連同霞海城隍全部往北遷徙至大稻埕,依託淡水河運輸之便經商,發展成另一個繁榮的港口聚落。此時,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支撐的臺北腹地已經隱然逐漸成形,不過當時艋舺、大稻埕雖人口眾多,仍屬於治所在西南方遠處的淡水廳(在今日之新竹市)所管轄。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在與臺北相隔數百公里以外的臺灣南部所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因牡丹社事件之故而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滿清朝廷,終於體會到日本意欲越過東海擴張領土的野心,相對的,滿清朝廷也大幅改變了對臺灣戰略地位的觀感,認識到臺灣島是遏止日本和其他列強國侵略中國的前哨。於是想藉由建立臺北府來強化北臺灣防禦的滿清朝廷,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臺北府宣告成立,所轄區域包含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
Top
發生過程:
臺北建府之議經過滿清朝廷欽准不久之後,為因應北臺灣防務之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光緒4年(西元1878年)在臺北盆地一帶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將重要之府城官署、祭祀宗廟等建築設立於其中。不料林達泉未俟臺北正式開府,即因積勞成疾而在任上去世。
光緒5年(西元1879年),臺北正式開府。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光緒7年、西元1881年)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開始積極籌款興建臺北府城,此時城牆尚未動工,因規劃中之建城用地原為臺北盆地沈積淤泥開墾成之水田,土質過於鬆軟,為防止未來城牆磚石沉陷,陳星聚便下令在城址上種植竹林以讓底土逐漸紮實。光緒8年(西元1882年),臺北城終於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在陳星聚與劉璈合作之下,臺北府城在光緒10年(西元1884年)正式完工。這座城池,也是歷史上最後一座依照華夏傳統風水堪輿理論而建造的傳統中國式城池。
於臺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如左附圖內之綠色標記)、武廟(藍色標記)、聖王廟(橘色標記)、城隍廟(紅色標記)、天后宮(黃色標記)也陸續落成。除此,城內也相繼同時建造了臺灣巡撫衙門(臺灣省最高軍政首長治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臺灣省民政首長治所)、臺北府衙門(知府治所)、淡水縣衙門(知縣治所)等各級官署,此時臺北城內儼然正式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歷史影響:
台北城實際參與建築者──福建巡撫岑毓英、臺北知府陳星聚與台灣兵備道劉璈皆頗信風水,所以立城處所及其方位乃按地輿傳統。起初規畫者岑毓英他的風水觀認為該正對北極星,所以一開始建造的街道府前街、西門街等街道即官衙設施為東西南北向,此時城牆尚未興建。而後主事的劉璈風水觀屬「巒頭派」認為岑毓英之規畫「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遂改變城牆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為靠,但城內完工建設保留,這是臺北城街道與城牆方向不同之原因。
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