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時間
1920年08月01日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臺灣總督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北市立日新國民小學,前身是日治時代日新公學校,取自<尚書・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日新國民小學紅樓,乃日治時期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作。前後皆設圓拱長廊展現建築力學的美感,砌磚及細部作法呈現當時工藝之精緻。2012年6月12日,公告登錄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2010年修復日新國小紅樓,考量使用當年原建材以保存紅樓古風。紅磚來自基隆港西岸六號碼頭蔡合源冷凍廠,拆除後完整保存同期生產的TR磚來修復。
事件背景:
1917年,日本人將水田和池沼填平,設立「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只招收男生(當時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只招收女生,因此戲稱「日新公,蓬萊媽」。)建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女子公學校校址(即是今日永樂國小)上課。
1920年,古色古香的紅樓啟用,學校正式遷入太原路現址。
1922年,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稱日新公學校,即是現在日新國小的前身。
1934年,開始招收女生,但是實施男女分班。
1945年,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後,改稱「臺北市日新國民學校」。
1946年,改校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學校」。
1968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教,更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小學」。
1985年,成立日新附設幼稚園。
1990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調整,倂入大同區,又改稱「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是本校今日的全名。
Top
發生過程:
清代時期,現在的承德路一帶,原本是一片水田;靠日新國小附近,有一片沼澤,地勢低窪。每逢雨季,池水常滿,造成水患。太原路一帶則多為農地,劉銘傳築鐵路時,還經過日新國小。光緒31年公告市區改正,規劃南北向道路,沿至民國11年,才建設成為今日道路的雛型。
1917年,日本人將水田和池沼填平,設立「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只招收男生(當時蓬
萊國小只招收女生,因此戲稱「日新公,蓬萊媽」。)建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女
子公學校校址(即是今日永樂國小)上課。
1920年,古色古香的紅樓啟用,學校正式遷入太原路現址。
1922年,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稱日新公學校,即是現在日新國小的前身。
1934年,開始招收女生,但是實施男女分班。
1945年,臺灣光復後,改稱「臺北市日新國民學校」。
1946年,改校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學校」。
1968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教,更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小學」。
1985年,成立日新附設幼稚園。
1998年,羅華木校長接掌第十一任校長。
民90年,鄒彩完校長接掌第十二任校長。
2001年,臺北市特教評鑑甲等、資優班評鑑「師資與研究」、「課程與教學」特優。
2009年,陳福源校長接掌第十三任校長。
2010年,臺北市優質學校_資源統整優質獎、校園營造優質獎。
歷史影響:
日新紅樓經過近百年洗禮的時間,所散發出的文雅氣息,是無價的文化資產。走在紅樓的廊道,能感受到光線照射的角度差異,以及光影映照的時光推移,在在見證莘莘學子成長的腳步,也處處訴說學校經營的歷史光華。
紅樓建築的特色之一,在於施工的細膩,展現力學的美感。它是一個拱形的長廊結構,一個接一個拱形的廊,充分發揮結構支撐的作用。除此之外,當時的建築師在設計紅樓時,還發揮巧思創造光影可隨日光移動的效果,並在拱邊裝置立面磚,當陽光照耀時,就會出現陰影,讓人感受陽光和建物相互連動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紅樓是會移動的建築物,透過光影走動與學子的朗朗書聲,散發出蓬勃朝氣的生命力。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