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陳池養逝世
陳池養逝世
時間
1859年04月 ~ 1859年04月
地點
荔城
相關人物
陳池養
資料來源:搜狗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陳池養(1788—1859),字子龍,號春溟,晚年號莆陽逸叟,興化府莆田縣荔城人。進士出身,歷任多處州縣長官,清正為民,所到有聲。後退居故土,熱心於桑梓公益事業,對莆田水利事業的貢獻尤為突出,功在當時,澤披後世,堪稱莆田水利第一功臣。
事件背景:
陳池養先世為河南固始人。唐僖宗中和間(881—884)因避亂入閩,始居仙遊連江里楓亭東門,後移居莆田靈川里浮山。宋英宗治平間(1064—1067)再由靈川移居興化軍郡城城南之南塘小浮山。浮山陳氏以“三世五進士”而有名於莆,後移居東陽村,建宮造橋,布德行義。明世宗嘉靖間,為避倭冦之亂,徙居荔城後塘巷。
陳池養生於清乾隆53年(1788),父陳衍,字君選,以字行,號鐵山。七歲時於火災中奪門逃生。少時好學,因家道中落,無力從師,於月夜上屋頂讀書。他壯年從軍,嘗渡海赴台灣,後請歸,在軍營中掌文稿職,以正直不屈,聞名閩省各營。三十七歲時,池養出生,家無餘糧,典租小屋居住。
陳池養自幼聰穎,五歲入裡塾受業,十一歲學為文,擇本里名師課業。十三歲從師學《四書》,習詩賦。新任興化知府考士,得第三名,遂送入興安書院受業。十六歲時,學使歲考,正場名列郡學第三,複試第一,受到學官傳諭獎勵。
清嘉慶9年(1804),十七歲的陳池養鄉試中舉,與郭尚先同行進京。翌年春闈落第,遂與郭尚先等五人結為文會,每五日到莆陽會館課業,論說經史。自己亦常研習文字,頗有進益。
嘉慶14年(1809),嘉慶帝五十大壽,特開恩科。陳池養歷經多年磨練之後,終於與邑人郭尚先、陳雲章同榜登第,時年二十二歲。摯友郭尚先選為翰林庶吉士,陳池養因詩、字欠佳,未能進入翰苑讀書深造。引見即授知縣,分發直隸(今河北)統補,給假歸莆籌措衣裝。
Top
發生過程:
清嘉慶15年(1810)冬,陳池養到京都領取官憑,16年赴直隸侯補。初補無極縣(今屬河北),奉部駁未就任。知縣孫宬褒,懷疑高六毒殺韓貴興命案審訊缺乏證據,按察司委派陳池養前往武清研判。經審訊認為無毒,禀請檢驗。陳池養回省後,補隆平縣(今屬河北)知縣,“為政有盛名”。
清嘉慶23年(1818)夏,陳池養回武邑縣任職。先後兼署深州(今屬河北)景州(今屬河北),調任河間縣(今屬河北滄州)。
25年,池養題奏請調,士民紛紛赴各衙門保留,因武邑士民勸請回任,池養親見直隸總督,請求卸任河間回武邑。
這年冬,陳池養因服父喪而御任。
清道光元年(1821)離任之際,武邑資助二千兩,河間、元氏、平鄉、隆平諸縣,各助二三百兩,僚友亦多有扶助,以彌補河間任上虧空的庫額二千餘兩。直隸布政使亦奉免攤款五百餘兩,使公欠得以解脫。對外欠二千兩因無力清還,亦不予追迫,池養得以歸鄉。他的所有欠款,原因一是減免差徭,致入不敷出;二是銀價日漲,而徵額照舊,故入不如前;三是在省侯補與進京引見時的花銷。
清道光元年(1821),陳池養告辭居官十載的畿南冀地,返歸莆田故里。因老母目病,复患痼 疾,他不敢遠出宦遊,並從此不再出仕,全身心投入故土的公益事業,尤以興修水利事業為重。
歷史影響:
陳池養治水,完全是無私奉獻。南洋開溝時,興化知府欲定修金(津貼),以興安、擢英二書院教席所得,用於支付他的出行轎費及捐項。由於工程苦累,池養兩度得胃痛病。
道光12年(1832)9月,大病一場,以至食量大減,仍扶病主持各地水務。開南洋溝、築鎮海堤後,又開北洋溝,功鉅役重,親人勸阻之,老母深明大義,曰:“大事也,善為之。”治水功大事艱,時聞毀謗。池養以事業為重,坦然待之,因自號“憨子”(傻子),直至事成,“謗者皆頌”。 真是可敬可愛,可歌可泣,堪稱莆田治水第一功臣。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