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陳慶鏞逝世
陳慶鏞逝世
時間
1858年08月 ~ 1858年08月
地點
泉州
相關人物
陳慶鏞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陳慶鏞(1795~1858年)字乾翔、笙叔,號頌南,泉州西門外塔後村(今屬豐澤區北峰鎮人)。
清道光12年(1832年)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是清末一位著名的抗英和一系列改革政治、軍事以匡國振民的主張的官員。
慶鏞精研漢學,而製行則服膺宋儒,文辭樸茂,他是一位精研漢學和金石學學問淵博的學者,著有《籀經堂文集》、《三家詩考》、《說文釋》《古籀考》等。卒贈光祿寺卿,欽賜祭葬,進祀賢祠。
事件背景:
陳慶鏞(1795年-1858年),字幹翔,一字頌南,中國清代政治人物,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
乾隆60年(1795年)生,道光2年(1822年)舉人,道光12年(1832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官至御史。
道光23年2月初9日上《海疆防堵疏》。
咸豐5年(1855年)鎮壓邱二娘起事,邱二娘被陳慶鏞逮捕,遭受嚴刑拷打,後掠到泉州南校場處,裸身凌遲處死。
卒於咸豐8年(1858年)。著有《籀經堂集》、《三家詩考》、《說文釋》等書。
在道光23年(1843年)上奏《申明弄賞疏》,極力反對起用在鴉片戰爭中喪權辱國而被革職的大臣琦善、奕山、牛鑑、文蔚等人,諫草流傳、讀者咋舌,真聲震天下,與朱琦、蘇廷魁並稱為“天下三大鯁直御史”。他又是一位精研漢學和金石學學問淵博的學者,著有《籀經堂文集》、《三家詩考》、《說文釋》《古籀考》等。卒贈光祿寺卿,欽賜祭葬,進祀賢祠。
Top
發生過程:
陳慶鏞,字頌南,福建晉江人。
道光12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戶部主事,遷員外郎,授御史。
23年,海疆僨事,獲罪諸臣浸復起用。慶鏞上疏論刑賞失措,曰:“行政之要,莫大於刑賞。刑賞之權,操之於君,喻之於民,所以示天下之大公也。大學論平天下之道,在於絜矩。矩者何,民之好惡是已。海疆多事以來,自總督、將軍以至州縣丞倅,禽駭獸奔。
皇上赫然震怒,失律之罪,法有莫逭。於是辱國之將軍奕山、奕經,參贊文蔚,總督牛鑑,提督餘步雲,先後就逮,步雲伏法。血氣之倫,罔不拊手稱快,謂國法前雖未伸於琦善,今猶伸於餘步雲。乃未幾起琦善為葉爾羌幫辦大臣。邸報既傳,人情震駭,猶解之曰:'古聖王之待罪人,有投四裔以御魑魅者。'皇上之於琦善,殆其類是,而今且以三品頂戴用為熱河都統矣,且用奕經為葉爾羌幫辦大臣,文蔚為古城領隊大臣矣。琦善於戰事方始,首先示弱,以惰軍心,海內糜爛,至於此極。
既罷斥終身不齒,猶恐不足饜民心而作士氣。奕經之罪,雖較琦善稍減,文蔚之罪,較奕經又減。然皇上命將出師,若何慎重。奕經頓兵半載,曾未身歷行間,騁其虛憍之氣,自詭一鼓而復三城;卒之機事不密,貽笑敵人,覆軍殺將,一敗不支。此不待別科騷擾供億、招權納賄之罪,而已不可勝誅。臣亦知奕經為高宗純皇帝之裔,皇上親親睦族,不忍遽加顯戮。然即幸邀寬典,亦當禁錮終身,無為天潢宗室羞,豈圖收禁未及3月,輒复棄瑕錄用?且此數人者,皇上特未知其見惡於民之深耳。
倘俯採輿論,孰不切齒琦善為罪魁,誰不疾首於奕山、奕經、牛鑑、文蔚,而以為投畀之不容緩?此非臣一人之私言也。側聞琦善意侈體汰,跋扈如常,葉爾羌之行,本屬怏怏;今果未及出關,即蒙召還。熱河密邇神京,有識無識,莫不撫膺太息,以為皇上向用琦善之意,尚不止此。萬一有事,則熒惑聖聰者,必仍系斯人。履霜堅冰,深可懍懼。頃者禦試翰詹,以'烹阿封即墨'命題,而今茲刑賞顧如此,臣未知皇上所謂阿者何人?即墨者何人?假如聖意高深,偶或差忒,而以即墨為阿,阿為即墨,將毋譽之毀之者有以淆亂是非耶?所望皇上立奮天威,收回成命,體大學絜矩之旨,鑑盈廷毀譽之真,國法稍伸,民心可慰。”疏上,宣宗嘉之,諭曰:“朕無知人之明,以致琦善、奕經、文蔚諸人喪師失律,惟有反躬自責,不欲諉罪臣工。
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朕非文過飾非之君,豈肯回護?”复革琦善等職,令閉門思過。於是直聲震海內。
歷史影響:
陳慶鏞生平所著《籀經堂類稿》、《齊候罍銘通釋》,均有成書,而《三家詩考》、《說文釋文校本》、《古籀考》、《榖梁通釋》等,皆屬草稿,且多未竟。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