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北府城北門
臺北府城北門
時間
1884年11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陳星聚、沈葆楨
臺北府城北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正門。其坐落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10年(1884年),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是臺灣新式城門的代表作。承恩門是臺北市區僅存的清代建築之一,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現與臺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事件背景:

在官員長期主導與地方仕紳的贊助下,台北府城於清光緒10年(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今萬華區)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也可以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基於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在城門本身的防禦式設計外,另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且設計外廓的圓拱門洞與城門門洞間互不相對(東門亦有此類外廓設計,但為接近橢圓形的外廓);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戰後移至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陳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方空地)。

此外,當時清朝官員進入台北府城,經常是搭船沿著淡水河上溯,到離北門外不遠處的岸邊上岸,然後從北門進城,因此北門外還曾經設有一座木造的接官亭。自北門往城內方向則直結北門街(今博愛路),可以通往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前者現已不存;後者只保留一部分,並移置於植物園內)等官廳。

清朝末年,日治初期北門曾整修過一次,其差異性在於屋頂滴水下清朝有一道大約20公分左右的凹槽,而日治時期的照片中那道凹槽就消失了,這是最明顯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