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北府城南門
臺北府城南門
時間
1884年11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陳星聚、沈葆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北府城南門,正式名為麗正門、大南門,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為台北府城正門,規模為台北府城五個城門中最大者。當初人民皆習慣由此門進出。麗正門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與其它城門均不同,屋頂型製為四面屋坡的屋頂上,再加依層屋頂的「重簷歇山式」,顯得較為華麗壯觀。1966年,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南門的城樓,即樓閣的部份,由閩南式城門改建為仿造華北樣式建築,僅城門基座保持原貌。
事件背景:
光緒5年(1879年)建立。1875年(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將臺灣府分設台灣、台北兩府、以大甲溪以北之地設台北府、在北台設一府三縣,同年底奉准設府於台北艋舺地方,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到了1879年(光緒5年) 3月,淡水與新竹分治後,知府陳星聚才正式移府治於台北任職,並鼓勵紳商在預定的城內投資興建民房店屋,又在福建巡撫岑毓英督促下積極建設台北府城。台北府城於光緒三年初開始規劃城基街道、但因築城經費之派捐問題難以解決,進度緩慢,籌劃在1881年,1882年1月興工,1884年竣工,經費高達42萬餘圓,至於城工規模在台灣道劉璈更改下,建成周徑1506丈,外側用石材堆砌,中央用土砂填實,計東西壁各長412丈,南壁340丈,北壁340丈,城高1丈8尺,厚1丈2尺。設有五座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
Top
發生過程:
清治時期,本城門為台北府城往南要道,可通往古亭、文山、新店等地。
日治時期,城牆拆除。
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1966年,中華民國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南門的城樓,即樓閣的部份,由閩南式城門改建為仿華北樣式建築,僅城門基座保持原貌。
<麗正門>她位於南城牆的西側,現在的南昌街、愛國西路、公園路口,是台北府城門的主門,形制與尺寸最為宏偉,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麗正門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與其它城門均不同,屋頂形式為四面屋坡的屋頂上,再加一層屋頂的「重簷歇山式」,顯得較為華麗壯觀,而兩層屋簷間,還嵌著空心花磚,可以通風透光,也增加視覺上的變化。 此外,整座城門有如封閉的碉堡,牆身和屋頂連成一氣。城樓正反面各有1圓2方的窗洞,以供防禦和監視,但面對城外的方形窗洞開口極長,凡是夜半遲歸者,必須由所謂「吊城」方式,由守城兵士以竹籃子吊上去,方得進城。如果有緊急事故,也可由這裡出入。
歷史影響:
日據初期南門雖幸運被保存,但年久失修日漸殘破。光復後,政府整修舊城門,南門遂被重修成北方宮殿式建築,大失原貌,但石砌的城座、門洞則幸運的保持原樣。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