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馬興陳宅
馬興陳宅
時間
1846年04月
地點
彰化
相關人物
榮華公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馬興陳宅,又稱為益源古厝、益源大厝,台灣三大古厝之一,和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稱。地址位於彰化縣秀水鄉馬興村益源巷4號,目前古厝大致都保持完整。
馬興陳益源大厝為彰化最大型的古宅第,亦為台灣有名之大宅,於清道光26年創建〈西元1846年〉,陳家渡台經商致富,遂購地興建此大宅第及莊園。族人於咸豐9年〈西元1859年〉中舉,後來又出了文武秀才及貢生數人,家族功名顯赫。
事件背景:
馬興陳宅創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大厝佔地3000餘坪,兩旁約6000坪,是陳姓渡臺開基祖文德公大房榮華公所建,過去因年久失修斷垣殘瓦,後經大幅整修已恢復大致外觀,然有牆面彩繪工程尚未完成。
進入圍牆大門,上有「陳四裕」三個字,這是分四大房而得名,大厝共有三進,旁有兩護龍,第一外護龍有對稱的方門,第二外護有對稱的圓門,門廳、正廳與各護龍門上之覆瓦,居中兩列(方瓦)刻意與兩旁(圓筒瓦)不同,增添變化之趣。
門廳上懸有咸豐戊午科中式舉人陳培松所立「特恩文魁」匾,並有「皇恩來北闕」、「家道振東瀛」的古對聯(彩繪未加修復早已模糊不清)。第一護龍左、右方門上各有「靜觀皆自得」及「佳興與人同」門眉,足見創建者巧思與處世心境。
古厝西南為一水塘,長滿水芙蓉,頗收污水淨化之效,池邊竹林高聳,風起時,竹管或轟然乍響,或鶯呀微弱,呼應過去的繁華無限,與今日人去樓空任人憑弔,此古宅所動人也。
Top
發生過程:
益源古厝馬興陳宅(又稱益源古厝),為清代泉州廈門人陳武後代所建,清道光26年(西元1846年)初建,咸豐9年(西元1859年)形成今日之面貌,為臺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大宅之一,規模僅次於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宅邸。
益源古厝占地三公頃有餘,規模為三進三落雙護龍共九十餘房間,兩旁護龍不斷擴張,使得中央獨立的正廳,居於層層包圍的四合院中,形成具有防衛功能的大莊園。宅院建材多為磚、石、土、木,磚質色澤優美,大木結構多由穿斗式與抬樑式簡化而成。大厝外埕尚存旗桿座一對,門廳外懸有「文魁」匾額一方,為第三代陳聯茂中式舉人時所立。
陳四裕大門:今益源古厝之大門門額上書有「陳四裕」字樣之陳四裕大門─其形成內外廣場空間比對,為古老門房建築。「四裕」名稱之由來,為陳家之第二代有四位男丁,依其四位繁延子孫而分成四房,希望每一房均能富裕不綴,而稱「陳四裕」,今益源古厝之大門門額上仍書「陳四裕」為其表徵。
旗竿座:前埕尚存一對旗干座,為族人於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中舉時所立。
益源大宅:使用許多唐山石版及紅磚,施工精良。其正堂神龕木雕出色,彩繪多使用黑色、紅色及貼金技巧,氣氛典雅。
歷史影響:
陳宅的格局完整,氣勢雄偉,在在都顯示出豪門大戶的氣派。惜因年久失修,使古厝面臨倒塌危機,後經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政府撥款修復整建,終於重現益源古厝的昔日風華。其建築價值在於其代表彰化的鄉村住宅範例,空間的使用更反映當時生活的情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