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永、久、黃團體
永、久、黃團體
時間
1914年11月24日 ~ 1949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范旭東侯德榜、李燭塵、范源濂梁啟超、景韜白、胡睿泰、李積芸、胡森林、方積琳、黃大暹、范靜生、李思浩王家襄、劉揆一、陳國祥、左樹珍、李穆、錢錦孫、黎元洪曹錕蔡鍔馮玉祥、段永彬、陳調甫、彭九生、佟翕然
永、久、黃團體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永、久、黃」團體是中國興辦民族化學工業初期,由范旭東先生在天津一手創辦的永利鹼廠、久大精鹽公司、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所共同組成的化學工業團體。范旭東先生也正是因為創辦了「永、久、黃」團體,而被尊稱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

背景:

1911年,曾到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留學學習化學的范旭東學成歸國,並決定創辦中國的化學工業。1913年,他來到塘沽實地考察,發現塘沽是得天獨厚的鹽鹼工業基地。隨後,范旭東在其兄時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長范源濂和師友梁啟超等人的支持下,由范旭東、景韜白、胡睿泰、李積芸、胡森林、方積琳和黃大暹為發起人,梁啟超、范靜生、李思浩、王家襄、劉揆一、陳國祥、左樹珍、李穆、錢錦孫為贊助人,於1914年7月20日提出申請立案,同年9月22日獲得批准建立久大精鹽公司精製食鹽,並在塘沽設立久大精鹽廠。當時久大股東有諸多軍政界人士相助,如黎元洪、曹錕、蔡鍔和馮玉祥等。1916年4月6日,久大精鹽廠竣工投產,同年9月11日,生產出的第一批精鹽由塘沽運往天津銷售,之後又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打開了銷路。這時的久大精鹽開始達到日產5噸的能力,每年可獲利五六十萬元。

1918年11月,范旭東在創辦久大精鹽廠的基礎上,決心「變鹽為鹼」,興辦「永利製鹼公司」,開創中國製鹼工業的先河。當時,壟斷索爾維法製鹼技術的英國卜內門公司擔憂永利製鹼公司一旦製鹼成功,擠掉它在中國的市場,於是提出與永利製鹼公司「合作」以達到吞併的目的,但遭到拒絕。永利鹼廠採用當時世界先進水準的索爾維法製鹼技術,設計能力為日產純鹼40噸,在國內可以自製的機器設備在上海大效鐵工廠製造,不能自製的由國外採購。在梁啟超等入股、斡旋下,1917年10月9日,時任長蘆鹽運使段永彬下發了「為提倡實業起見,姑予照準」的免稅訓令,使得永利公司製鹼用鹽可以免於高昂稅收。從1918年至1924年,永利製鹼公司開始為鹼廠的設計和基建招攬人才。1918年11月,董事陳調甫赴美請到一位顧問工程師W.D.Mount負責設計,但實際設計工作由中國留學生承擔。當時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留學的侯德榜於1919年欣然接受了陳調甫的邀請,參加了永利鹼廠的設計。

1919年擴建東廠後,年產量可達6萬2千多噸。久大精鹽廠的建成和投產,為日後永利鹼廠的創辦「變鹽為鹼」提供了原料和人才保障,尤其是在資金上為永利鹼廠提供了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