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星光演劇研究會
星光演劇研究會
時間
1924 ~ 1941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張維賢、陳奇珍、
蔡培火
、
林獻堂
、周天啟、謝樹元、張家墩、陳維英、陳欣、陳凸、王井泉、余王火、楊木元、賴麗水、范薪傳、翁寶樹、施乾、周合源、
楊三郎
、王詩琅
資料來源:台灣海外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星光演劇研究會」代表了台灣的新劇,其演出使用本島語言,為致力於創建本島新劇運動的歷史性劇團。
背景:
台灣最早的新劇演出,是在1910~1911年間,日本新演劇團到台北「朝日座」演出社會悲劇。這是台灣最早的新劇活動,但是這一次的演出,並沒有對台灣新劇的形成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台灣新劇主要受到中、日西化戲劇的影響,並且大多依附在民族社會運動中。
Top
發生過程:
1921年,蔡培火、林獻堂等人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以推動社會文化改造運動來反抗日本當局,文協的方針是「為改弊習,涵養高尚趣味起見,特開活動寫真會、音樂會及文化演劇會」,明顯表示要以戲劇運動提昇台灣民眾的文化水準。
1924年,周天啟、謝樹元等人組織的「鼎新社」在彰化成立以後,便配合著文協的活動,在台灣各地演出,鼎新社選的劇本幾乎都是以促進台灣社會改革為目的,例如《良心的戀愛》、《社會階級》等等。
同一年,不屬於文協系統的張維賢、陳奇珍等人在台北成立了「星光演劇研究會」,演出劇目如《終身大事》、《母女皆拙》、《芙蓉劫 》等,也具有社會文化提昇的意圖,從此二個新劇團成為台灣新劇運動的先河。
張維賢,台北人,祖籍福建同安,原名張孫乞(張乞食),筆名耐霜,是大稻埕酒商張家墩與名門陳維英三女陳欣的長子。他是日本殖民地體制下活躍於台灣、日本、上海的無政府主義黑色青年,也是台灣新劇運動的領袖人物,被譽為「台灣新劇第一人」。
1923年,張維賢自佛教曹洞宗中學林(今泰北中學)畢業,旅行中國沿海及南洋一帶,有感於台灣沒有與現代生活有關的演劇,回台欲實現理想。
1924年,結合「摘星網球會」球友陳奇珍、陳凸(陳明棟)、王井泉、余王火、楊木元、賴麗水、潘薪傳、翁寶樹等人,合組新劇社團「星光演劇研究會」。由陳凸擔任導師,他曾參加廈門通俗教育社話劇活動,具有舞台化妝及活動的經驗。
那年冬天,首次公演是在「摘星網球會」球友陳奇珍的大厝內,搭蓋了一座戲棚,試演一齣獨幕劇──胡適的作品《終身大事》。而這,是「星光戲劇研究會」,也是《終身大事》在台灣首度的演出。
1925年,張維賢、范薪傳、陳明棟等設立「台灣藝術研究會」,重新組織「星光演劇研究會」,在永樂座、新舞台及宜蘭演出;「黑籍怨魂」揭露吸食鴉片之害;「母女皆拙」勸莫虛榮,透過演劇來打破舊習及改良風俗。
1926年4月下旬,「星光」在永樂座公演《金色夜叉》三天,為了幫「愛愛寮」、盲啞學校、仁濟醫院募集基金,張維賢與愛愛寮創辦人施乾、幹部周合源被戲稱為當代三大「乞食頭」。張維賢說,當時不知如何表現《金色夜叉》中熱海的夜景,最後絞盡腦汁,向電力公司租借五百燭光的照光燈兩座,燈前做架,用玻璃刷色,照出夜景。並在海景的佈景後設台架,用厚紙剪出月亮的樣子,內裝小電球,按時間之進行而移動,以表現劇中之時間。這種講究舞台佈景與效果的演出,在台灣應該是第一次。
1928年正月春假,「星光演劇研究會」改名「星光劇團」,在永樂座連續演出十天,創下台灣演劇的空前記錄。
同年冬,張維賢深感對戲劇瞭解不足,遂前往日本東京,在日本新劇運動的發源地築地小劇場深造學習,進修表演、照明、效果、舞台等相關技藝,並且在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廣泛閱覽世界著名舞台構圖、名優服裝、圖畫、照片,二年中自由出入劇場相關部門,自稱「飽嚐了戲劇中的珍饈美味」。
1930年2月,張維賢由日返台,與「台灣勞働互助社」的無政府主義份子合組「民烽演劇研究所」,6月15日,假大稻埕蓬萊閣舉行成立大會,在台北市日新町研究會場每晚開辦研究會。他聘請音樂家楊三郎等人開班講座,招募二十多名會員,安排有關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文學等講座進行培訓,期望透過藝術改善社會,教導學員精通劇場演出,並且培養文化思想。
有感於學員專業仍然不足,張維賢決定暫時中止研究會,於1932年初再度赴日進修,學習肢體韻律,自編兼具演劇實務與理論的訓練腳本。其後在永樂座連續演出他翻譯改編的「原始人的夢」、「國民公敵」等舞台劇,叫好又叫座。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皇民奉公會」外圍組織「台灣演劇協會」成立,對台灣的戲劇演出進行管制,張維賢遂前往中國大陸,中日戰爭期間及戰後以經商為生。
歷史影響:
日據時代,台灣從事演劇運動的各地方劇團,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可稱為『藝術派』,以台北星光劇團為代表,是著重追求藝術的熱情,從事有組織、有理想的運動,態度相當認真;另一類即以宣傳諷刺為中心的所謂『文化劇』,也可以稱為『宣傳派』,他們所演的劇情大都含有諷刺社會制度或激發民族意識的作用,以傳遞文化與思想啟蒙為使命,「台灣文化協會」成員所排演的屬此一類,二者都是提倡台灣社會文化改革與進步。
張維賢是新劇運動者中,較具劇場理念者,除了標榜打破舊俗,謀求以演劇教化民眾,也著重劇場的改革;雖極有心建立職業劇團,但當時社會條件不足,人才有限。他曾多次赴日學習劇場藝術,並在台舉辦講座、籌畫演出,甚至擔綱上場,為改善台灣演劇狀況,可謂不遺餘力。
當時的媒體人王詩琅曾指出,張維賢所選的劇本,意在譏諷世相,十足表現他所秉持的思想藝術觀。
(資料來源,參考:台灣海外網、台灣大百科全書、維基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