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海遼號起義
海遼號起義
時間
1949年09月19日 ~ 1949年09月28日
地點
香港、大連
相關人物
胡時淵、黃慕宗、劉農畯、林祥虯、潘漢年、楊琳、劉雙恩、方枕流、馬駿、席鳳儀、魏震東
海遼號起義
資料來源:湖北網
簡介:

「海遼號」輪是國民黨統治區起義的第一艘海輪,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艘掛起五星紅旗的海輪。

背景:

1948年9月12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發動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1949年1月下旬,平津戰役勝利後,解放軍大舉南下。

1949年3月,國民黨指令招商局領導機構進行分拆,將上海招商局總公司改稱為上海分公司,由總經理胡時淵、副總經理黃慕宗等留守人員成立上海招商局應變工作小組。按照國民黨應變部署,從1949年3月開始,招商局將一部分輪船先行開往台灣,再組織一部分輪船從上海裝運國民黨軍隊和物資撤退到台灣,並將一部分海外船舶集中在香港待命。

1949年4月13日,招商局「中102」登陸艇載著國民黨的特種部隊傘兵三團2500名官員及大批軍事裝備駛離上海黃浦碼頭前往福州。當船駛出吳淞口後,團長劉農畯召開軍官會議,宣佈起義,北上青島。船長林祥虯率領「中102」艇全體船員,積極配合國民黨傘兵三團舉義旗,成功抵達解放區。「中102」登陸艇的成功起義,為此後招商局一系列海輪起義起到了促進作用。

「海遼號」輪是美國Manitowoc船廠1920年的產品,原名San Antonio,3200噸,賣給中國後起名為「海閩號」。頭一次航行就撞沉了吳凇軍港的小火輪,撞死了16個軍校實習生,然後又開到廈門去撞翻了「伏波號」(原英國護航驅逐艦Petunia號),於是就改叫「海福號」,不久又繼續撞陸軍的運兵駁船,只好又更名為「海遼」。新中國解放前夕,「海遼號」輪和其他被國民黨軍隊徵用的招商局輪船已經離開上海三個多月,一直往返於大陸和台灣之間,運送物資和國民黨軍隊。

中國共產黨香港工委根據中央指示,對國民黨政府駐港企事業單位,包括香港招商局,開展統戰工作。中共中央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對外貿易機構——華潤公司,與香港招商局有著業務往來。香港工委決定,華潤公司參與策反招商局在港船隻的聯絡工作;香港工委副書記潘漢年找到華潤公司總經理楊琳(原名秦邦禮,博古的胞弟),通過華潤公司下屬的東方輪船長劉雙恩相機策反。劉雙恩選擇「海遼號」輪。

「海遼號」是國民黨招商局的大海輪,船長方枕流,33歲;抗戰後期,劉雙恩在「峽光輪」任船長時,方枕流任大副,劉雙恩曾多次送進步書籍給方枕流看,保持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