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台灣話文
台灣話文
時間
1930年08月16日 ~ 1934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黃石輝、連溫卿、連雅堂、鄭坤五、郭秋生、賴和、莊遂性、李獻璋、廖毓文、林克夫、朱點人
台灣話文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簡介:

「台灣話文」是「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語言與文字合一的觀點與形式。

背景: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開始以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等官方教育機構推廣日語與日文。以漳泉閩語為主的台灣話在遭到可能被新語言所取代的危機外,在文字方面,也再度面對比漢文書寫台灣母語更為「言文不一致」情況。在兩相權衡下,促使台灣文學界自覺而欲將台灣人民的生活語付諸書面語,因而產生以漢文建構台灣話文的主張。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台灣文化界發生的鄉土文學和台灣話文的論爭﹐對當時一群‘特殊環境的台灣人’而言,卻是本土意識與反封建、反帝國、反殖民的爭論。

1924年,連溫卿發表《言語之社會的性質》一文;1929年,《台灣民報》先後刊載連雅堂《台語整理之頭緒》、《台語教理之責任》二篇文章,他們兩個人的論點都已經論及了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不過仍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法,也未從普羅使用者角度著眼,因此該數篇文章可視為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後續發展,另外也可看成,在新舊文學論戰中趨於弱勢的舊文學代表,從台語漢文化的新領域中,重新思考古典文學的價值與地位。

到了30年代,作為「台灣話文運動」基礎論述的「鄉土文學」概念被陸續提出;首先提出「鄉土文學」這個概念的是鄭坤五,接著是黃石輝、郭秋生。在他們提出「鄉土文學」的口號之前,台灣話的問題(語言的以及表述的)就已受到注意,除了蔡培火的羅馬字運動、連溫卿的台灣話文法之議以外,來自當時新文學界強烈抨擊的相對陣營漢詩界,也已經有連橫正在為台灣之語從事「救亡圖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