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山水亭
山水亭
時間
1939年03月 ~ 1955年08月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王井泉、張萬火、魏姇、
林茂生
、吳天賞、徐坤泉、
楊雲萍
、黃得時、李超然、
陳逸松
、
呂赫若
、呂泉生、陳夏雨、吳新榮、張文環、
郭雪湖
、
楊三郎
、王昶雄、巫永褔、金關丈夫、立石鉄臣、池田敏雄、矢野峰人、瀧田貞治、辜偉甫、張萬傳、陳德旺
資料來源:莊永明書坊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山水亭和波麗路是大稻埕兩大的「庶民飲食地標」,雖然不那麼氣派、奢華,最難能可貴的是,它們與台灣近代美術史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背景:
20世紀初期,台北市的大稻埕是繁華的所在,各種台灣小吃,以及當時風行的酒家、茶樓,應有盡有。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隨著戰局逐漸擴大,進而在1941年演變成太平洋戰爭,原來在戰線後方的台北或整個台灣也逐漸被捲入無情的戰火中。皇民化運動、人力動員、物資管制、食物配給、空襲、疏開,伴隨著壓迫、流離、飢餓與死亡,成為台北市民每日生活必須應對的事務。在這日漸高壓、緊迫的城市生活中,少數幾家仍然營業的餐館彷彿沙漠中的綠洲,不僅是市民們可以打牙祭、偶爾尋求飽腹的地方,也是他們彼此聊天聚會,短暫獲得精神舒緩的場所。
想在大稻埕吃得風雅、有韻味,其中最富盛名且對台北文化影響最大者,莫過於素有「台灣島都的梁山泊」或「台北文化沙龍」之稱、以傳統大自然景象取名的「山水亭」台菜館,開業初期,當時報刊介紹,亦有北京料理,小酌、麵點,膾炙人口,尤以「東坡刈包」廣為人知。
Top
發生過程:
1939年3月,山水亭開業,坐落於大稻埕太平町三丁目(位置約當現今延平北路西側靠近民生西路)一幢不起眼街屋的二樓裡,「不算十分寬敞,略同於一般未設置隔間的住家大小,長方形的空間裡擺著一些方桌和圓形餐桌」、「每張桌子上都插著花」、「無論是吃飯或喝茶,隨時都可以欣賞唱機播放的樂曲」。「山水亭」的主人王井泉邀請台北市極有名氣的總舖師張萬火,提倡大菜小吃,山水亭不僅成為台灣人的名餐館,也是日本人眼中最有聲譽的台灣料理店。1940年代的山水亭廣告,主打台灣料理、喫茶,並自詡為「味覺サロン(沙龍)」。
山水亭沒有氣勢磅礡的格局、裝潢與聲光娛樂,沒有寬敞的宴會空間、藝旦現場演唱,也沒有其他附帶的消費服務,除了供應「紅悶魚翅」、「佛跳牆」之類的宴會料理,也提供平價但極富特色的鄉土菜餚,像是空心菜、筍乾、刈包、雞腳凍等,讓口袋不深的文人學子也能進入山水亭飽食一餐。
素樸的山水亭贏得當時許多台北人的欣賞,許多寓居在台的日本人甚至認為,比起江山樓、蓬萊閣,山水亭更是其心目中最具有聲譽的台灣料理店。原因之一,當然與山水亭可以在困頓的時局與嚴厲的物資管制下,持續提供消費者各種餐食有關,而這得歸功於王井泉及其妻魏姇的經營長才與豪氣。
王井泉,台北大稻埕人,小學讀太平公學校,畢業於台灣商工學校,人稱「古井兄」,愛好音樂,會演奏曼陀林、吉他,而且喜歡文學和藝術,熱衷話劇。20歲參加「星光演劇研究社」,演技精湛。他是孟嘗君一型的人,雖然在餐飲界打混但喜結交文化界人物;本身沒有從事文化創作,但是尊敬文人,扶掖文人。在日本時代台灣新文學、西洋藝術運動狂飆的時期,王井泉是幕後英雄人物,他敬重每一個藝術工作者,他無時無刻都在盡力鼓勵或幫助許多從事藝術工作者,因此成為大稻埕最出色的「文化界的甘草人物」。
「山水亭」成為文人匯集之處,出入的多是當代的文人雅士,可以說是「往來無白丁」。座上常客有:林茂生、吳天賞、徐坤泉、楊雲萍、黃得時、李超然、陳逸松、呂赫若、呂泉生、陳夏雨、吳新榮、張文環、郭雪湖、楊三郎、王昶雄、巫永褔等人,以及台陽美術協會同仁;還有一些不滿「日本至上主義」的學者如:人類考古解剖學家金關丈夫、畫家立石鉄臣、民俗學家池田敏雄、帝大文學部長矢野峰人、德川時代文學研究者瀧田貞治等。他們在戰時,經常聚集在此高談闊論,說古論今、評畫賞文、聼歌唱曲,每每不知今夕何夕,有點像二次大戰期間,在英國倫敦維琴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和羅素等人為主的布魯姆斯貝利(Bloomsbury Group)文化沙龍。
當年在大稻埕開業的人權律師陳逸松說:「當時日本菜、西洋菜正在盛行,王井泉主張在島都應該要有發揮台灣菜好處的菜館,山水亭湯頭的淡味實在真有可取。」
王井泉成立山水亭餐館,除標榜提供純台灣料理外,他以亭會友,更糾合台北烹飪同業,組織「茶心會」,共同研究「台灣料理」。他還鼎立資助當時的雜誌「台灣文學雜誌」、「文藝台灣」,致力話劇的推動,可以說是日據時期的門外漢對文化運動貢獻最大者,使山水亭成了大稻埕的梁山泊。
受到戰爭的影響,台灣料理的內涵開始有了新的發展;一方面是戰爭時期物資匱乏,不僅民眾的幾種重要食料從自由買賣改為配給供應,餐館的消費也受到管制,許多酒樓改易為飲食店,轉而提供以本地原料為基礎的廉價菜餚,尤其是台灣人經常使用的家常菜,像是空心菜、莧菜等原來很難上檯面的蔬菜,也開始被當成原料製作成宴席菜。另方面,戰爭期間實施的皇民化運動,也讓本地的知識人有了文化滅絕的危機感,轉而投注更多的心力從事各種本土生活文化調查,其中也包括食文化。
戰爭期間,王井泉經常被日本警察叫去盤問,但他沒有停止對文藝界的支持,他希望台灣人不要老跟著日本跑,而要以不服輸的精神和他們力爭。
1944、1945年間,空襲活動越來越頻繁,轟炸的威脅也日益加劇,許多人不得不從城市疏開到鄉村地區,包括江山樓、蓬萊閣等大小餐館也紛紛被迫關門,山水亭卻仍如往常一樣持續營業,供人們聚會、用餐、歇息,彷彿烽火城市裡的一處清涼地,使他們安穩地度過煙硝瀰漫的戰爭時期,並在混亂的世局中開展各種多采多姿的文化活動。
光復初期,山水亭也見證了台灣文化的推展,比如1947年,結合了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各方人士的「台灣省藝術建設協會」,正是在山水亭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而且,王井泉為章則起草委員之一。
雖然「山水亭」在戰爭期間建立其獨樹一幟的餐館特色與文化沙龍的地位,但到了戰爭結束後,卻與其他的本土餐館一樣面臨蕭條的窘境。一方面固然與各種外省菜館大舉移入台灣競爭有關,這些厚重調味的菜餚比起清淡的台灣菜,不僅受到新統治階層的歡迎,也因口味新奇、價格低廉,普遍受到民眾的青睞;而二次大戰結束後受社會與經濟環境劇烈變遷的影響,台灣本土知識分子、文化人星散,更使得山水亭面臨基本客源流失的嚴重威脅。
1947年,發生在山水亭不遠處的緝查私菸,所引發的228事變,王井泉的信心整個幻滅了,一向樂觀開懷的他成了一位雙眉不展的人,而山水亭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因為他的文化界的朋友,不是死亡就是逃亡,王井泉辛苦推動的台灣文化的黃金時代,終於劃下了休止符。
盛況不再的「山水亭」1955年歇業,王井泉的經濟狀況一落千丈。晚年,知交辜偉甫邀請王井泉去開創「榮星花園」,他由台灣文化園丁變成了花園的園丁,當他在1965年病逝台大醫院後,「台灣文藝」第二卷第九期,特別為他製作了「悼念王井泉特輯」,以紀念這位台灣文化「狂飆時期」的幕後英雄人物。
歷史影響:
多彩多姿的大稻埕必須用彩筆去描繪;大稻埕的「山水之美」、「茶香歲月」也是入詩入畫的好題材,早年建昌後街的垂楊水道是日籍畫師創作的地方,郭雪湖的「南街殷賑」更是留住大稻埕風華的傳世鉅作,楊三郎、張萬傳、陳德旺也有不少此類創作。
王井泉可以說是台灣人民的文化英雄,他也是一位現代孟嘗君,充滿了俠義好客的精神,他對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運動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日治時代台灣北部的重要文藝聚會有絕大部份都是在山水亭舉行的,無形中山水亭催生了台灣近代第一個文化的黃金時代。
他的二位知己之交,如此追思古井兄,呂泉生:「為了台灣的藝術界,畢生只做了無名的英雄,一點也沒有欲望。」陳逸松:「大稻埕所產生的最平凡,最實在的人王井泉兄,是我們最記憶悠長不能忘卻的人。」
(資料來源,參考:開拓文教基金會、莊永明書坊、維基百科、台灣史研究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