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拔刀事件
拔刀事件
時間
1922年02月05日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町田則文、黃呈聰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王敏川陳逢源林呈祿黃呈聰、蔡年亨、楊振福、戴雙喜、黃運元、謝春木、許天送、杜榮輝、栗生山、岡野才太郎、林秋梧、太田秀穗、志保田鉎吉、林懋貴、陳植棋、張伴池、李石岑、陳炘、黃詩禮、陳喬岳、徐風培、林朝綜、簡萬火、許吉、李肇基(李友邦)、連明燈、蘇永福、李講從、謝武烈、范仁登、陳世昌、陳和貴、廖喜郎、紀清山、張大端、賴萬得、陳在癸、何火炎、林兌、周宗河、王榮華、王連、陳慶、呂江水、賴明天、林添進、曾新發、廖興家、阮德茂、林木順、鄭泰聰、張福興、劉克明、鄧旭東、劉
拔刀事件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簡介:

日據時期,「台北師範學校」是‘培養公學校(小學)教師’為目的的專業學校,即是現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前身。

背景:

1896年6月1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成立,當時民政局事務官町田則文擔任首任校長,臨時事務所設於第一附屬學校。7月11日,事務所遷移到第二附屬學校所在的艋舺學海書院,展開籌備建校工作。9月25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規則〉頒,招收學生分為師範部與語學部。同年12月,於台北城南門街開始動工興建新校舍。

1897年1月4日,因學海書院老舊殘破,臨時校舍跟著第二附屬學校遷移至附近的艋舺清水祖師廟。同年9月11日新校舍完工,10月20日舉行落成典禮。學校位在台北城南門前,後方則是總督官邸與台北新公園,另一邊為總督府法院本院。

1918年,國語學校改名為「台北師範學校」。1919年,「台北師範學校」改制,廢除實業部,以師範部、國語部為主,學校提升為高中程度,師範部入學資格為小學畢業,修業五年,一年有三個學期。此一時期,台北帝國大學尚未成立,「台北師範學校」校譽崇隆,與「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並稱為「台灣之劍橋與牛津」。前者公費,吸引清寒菁英;後者自費,則吸引中產階級以上優秀學生。

1920年3月,「台北師範學校」設預科及本科,並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預科由小學考入,修業4年,本科系由預科畢業後直升,修業2年。設‘教員養成講習班’,修業6個月至1年不等,畢業後以代用教師任教。

當時的師範生過著紀律嚴謹的學校生活,全體住校。日、台學生分住兩棟宿舍,各有日、台料理伙食。宿舍管理嚴格,不可吃外面的東西,即使父母送來之食物,亦須得到舍監許可才得食用。平時不可外出,週六下午才可外出,週日收假,若欲回家或到保證人家外宿,須家長、保證人來信請假。

在嚴格的管理下,也有若干輕鬆的遊藝活動,例如:觀月會、忘年會、送別會、歡迎會、音樂欣賞會(聽唱片),和攝影展覽會。畢業旅行更是盛事;為籌旅費,學生一入學就開始扣公費零用金。有一段時期,日本學生參加環島旅行,台灣學生則到日本內地參訪,一去就是18天──但光是坐船往返,就要花去6天!

由於校規嚴格,桎梏優秀青年的心靈發展,校友黃呈聰對當時的「北師」有相當的批評:「自國語學校而至改稱作師範學校,都是以範圍極細的機械教育法,極端拘束他們,要使他們成了孱弱順從的一個機械教育者,全然沒有啟導他們的個性,陶冶他們的人格,不過以壓迫的教育法來使他們屈從,誤信做師範教育的金科玉律……」。

年輕氣盛的學生對日本校方長期不滿,一旦遇到民族主義鼓動,血液為之沸騰,很快就爆發集體反抗。1920年代,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美國威爾遜總統民族自決原則、中國五四運動、日本大正民主、朝鮮三一運動……的影響下,台灣也出現對抗殖民政府的風潮。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以抗日領袖林獻堂、蔣渭水為首,多名校友(如蔡培火、王敏川、陳逢源、林呈祿、黃呈聰、蔡年亨、楊振福、戴雙喜、黃運元、謝春木、許天送……)共同發起,從事文化啟蒙與政治社會運動。「台北師範」學生對此熱烈響應,加入者人數最多,高達280餘人,他們因民族意識普遍的高,又因清寒的學生較多,階級意識也較為強烈,受文化協會啟蒙後爭取合理自由,常與學校當局發生糾紛。在校內,學潮層出不窮,芝麻小事也能成為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