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壇神樂署
天壇神樂署
時間
1938 ~ 1945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西村英二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神樂署」位於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5組大型建築之一,是明清兩代專司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也稱「天壇道院」。
背景:
「神樂署」建築總平面呈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為兩重殿宇的三進院落,「神樂署」大門朝東,前殿五開間,明稱「太和殿」,清康熙年間改名為「凝禧殿」,用於排演祭祀大典;後殿7開間,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稱「顯佑殿」,用於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諸樂神;殿後還有袍服庫、典禮署、奉祀堂等建築,東跨院有通贊房、恪恭堂、正倫堂、候公堂、穆佾所等建築,西跨院有掌樂堂、協律堂、教師房、伶倫堂、昭佾所等建築。據史料記載,「天壇神樂署」除了上述建築之外還建有大量的茶棚、酒樓、藥鋪等建築,在「神樂署」圍牆內甚至還有一座關帝廟。
「神樂署」建於明永樂18年,稱作「神樂觀」,顧名思義是一所專司祭祀音樂的道觀;「神樂觀」出現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明朝初年的兩位重要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非常虔誠地信奉道教神明真武大帝,認為真武大帝在爭奪帝位的戰爭中保佑了他們,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祭祀中使用道教音樂,明成祖甚至御製《大明御制玄教樂章》作為祭祀音樂的國家標準,而後者也被收錄在道教經典集成《道藏》中。明「神樂觀」的主要負責人為提點,其副手稱為左右知觀,此外還有協律郎、司樂等職務。
清乾隆年間,由於「神樂觀」遊客過多疏於管理,甚至發生了遊客翻牆進入天壇禁地的案件,引起乾隆皇帝的不滿,他將「神樂觀」改為「神樂署」,遣散了「神樂觀」原有的道士改由八旗子弟中俊秀者充任,驅散了「神樂觀」的廟會,並且禁止觀中道士種植花木,但由於道士們配製的草藥在民間頗有口碑因而觀中各大藥鋪得以保留。清「神樂署」設有署正、署丞、協律郎、司樂等官職,當時京城各個皇家祭壇的祭祀樂舞生皆由天壇「神樂署」生員中選拔充任。
1900年,庚子之變時,八國聯軍驅散了署中人員,據「神樂署」為兵站,從此「神樂署」開始了衰敗的歷史;1914年,袁世凱下令遷出了「神樂署」中所有藥鋪;此後,林藝試驗場、燕樂研究院、傳染病醫院、中央防疫處、生物製作所等機構先後佔用「神樂署」作為辦公地點。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西村部隊(1855部隊)將司令部設在署中,並在這裡進行細菌戰的實驗與研究。
1949年後,「神樂署」的建築逐漸被變為民房,「凝禧殿」成為倉庫,「顯佑殿」變為機關食堂,到2002年,整個「神樂署」僅有「凝禧殿」、「顯佑殿」、廊房、山門等為數不多的建築遺存。
Top
發生過程:
日本在侵華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相繼祕密地在華建立5隻細菌戰部隊,分別是哈爾濱第731部隊、長春第100部隊、南京的榮字1644部隊、北京甲字1855部隊和廣州的波字8604部隊;其中總部設在北京的甲字1855部隊,隊長西村英二大佐,又稱‘西村部隊’,建立於1938年,編制1500人,下面設有13個支部和辦事處,分部遍及華北各地,是繼731部隊之後在中國建立的第2隻、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細菌戰部隊。
1855部隊本部設在神樂署,對外宣稱「華北派遣軍防疫給水部」,亦稱「第151兵站醫院」,其實就是披著‘衞生防疫’外衣的殺人魔鬼部隊,其本部和第2課佔地面積相當大,包括現在的中國醫藥生物製品檢定所、天壇神樂署、北京口腔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及部分居民區。
當時,1855部隊建了大批房屋,包括7棟病房、100多間工作室、70多間小動物室和儲存各種劇毒菌種的192平方米的地下冷庫,主要是研製和生產霍亂、痢疾、瘧疾等這些細菌和原蟲,並且飼養了大批的老鼠、跳蚤和其他的東西。部隊周圍戒備森嚴,一天24小時都有衞兵、狼狗守衞;當時有些居民發現附近有血腥味兒,是日本人為了培養細菌用了大量的血粉。
1939年,日軍耗資21萬日圓,置辦細菌武器的研究設施等,約有10個房間,設有大規模培養細菌裝備,專設有輪帶式的培養器,另外還有滅菌室、顯微鏡檢查室和材料室等;1855部隊在京的細菌戰劑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相當可觀。
1855部隊在研製細菌武器時,採用活人實驗和活殺解剖,根據保留下來的資料初步統計達數千人之多,而那些被當做人體實驗的中國人竟被日軍稱為「猿」。
不僅在京城,日軍為便於就近生產和使用細菌武器,1855部隊在華北共設立13個分部,其中太原分部與濟南分部這兩個最具代表性,利用活人培養細菌武器和活體解剖的罪行更為嚴重。濟南分部平均每3個月要進行1次人體實驗,每次要死100多名俘虜,因此每年要殺死400至500多名俘虜。僅濟南部隊為研製細菌武器而進行的人體實驗中,就有2800至3500名戰俘喪命,這並不包括日軍將人體實驗擴散至平民的人數,有時甚至整村人被害。
1943年8月,二戰的格局發生轉變,日本大本營開始策劃大規模細菌戰;1855部隊在北京龍鬚溝、崇外大街等地、水井等處散播霍亂病菌,截至10月底,全北京市發現霍亂患者2136人,死亡1872人,‘路倒’死亡—即走在路上時突然倒下不起的人有92人。不久,軍醫大佐命令2000名華北衞生部下士官對北京市內市民進行檢索霍亂菌,強制檢查了屍體750具,把重患者封鎖在家裏禁止出入,屠殺了中國人民300名。日軍散佈病毒的主要地區在北京南城,包括崇文門外大街、東花市和龍鬚溝地帶;時過境遷,龍鬚溝早已改名為金魚池,這段過往也隨之沉澱。
1944年夏天,該部隊連續3次利用汽車將17名戰俘直接帶到第3課注射細菌,而解剖則在第2課進行。年底,日軍形勢四面楚歌,為挽救敗局,急於動用細菌武器這一‘王牌’,日軍開始大規模生產鼠疫跳蚤,其中關東軍月產150公斤、華北20公斤、華中30公斤、華南10公斤、南方軍60公斤、日本國內30公斤,並計劃於1945年發動一次最大規模的戰略性細菌戰。由於中國軍隊的反攻,以及美軍和蘇軍的共同突擊,日本被迫投降,這一毀滅人類的罪惡計劃才被制止。
日軍戰敗,戰事結束當日,第3課衞生隊長便下令破壞細菌研究所,破壞工作通宵達旦,持續了三天三夜。他們在後院挖了大坑,先把跳蚤放進去,隨即撒上汽油焚燒,重要的書籍和細菌培養器具也被燒燬,同時,一萬個培養跳蚤的汽油桶被卡車運走。
日軍不但在投降前後將關於這隻部隊的一切資訊‘毀屍滅跡’,也把「華北防疫給水部」的名稱從華北派遣軍的名冊中塗去,所屬官兵都轉屬到各陸軍醫院,或扮成日僑、或混入其他部隊逃回日本國內。
歷史影響:
典雅的藝術殿堂之下,埋藏的是當年駭人聽聞的殘忍,北京甲字1855部隊用鼠疫、傷寒、霍亂、炭疽等細菌和毒氣進行活人實驗和慘無人道的活體解剖,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犯下了滅絕人性的罪行,成千上萬的戰俘和平民就是被這裏製造的病菌和進行的人體實驗殘害致死。
日本投降以後,中國政府代表者接收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們只交出了麻疹、傷寒菌種和一般的常用的消防器材,日方始終不承認有1855部隊的存在。
但是,真相是藏不住的,「神樂署」外那棵500多年的神樂槐知道,每個來到「神樂署」的人會知道,每個中國人也都不會遺忘。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大公網、國際日報、鳳凰網)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