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旗後砲臺
旗後砲臺
時間
1875年05月
地點
高雄
相關人物
沈葆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民國74年(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
事件背景:
康熙22年(1683年),滿清擊敗明鄭,開始統治臺灣,及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兵一百名駐紮打狗仔旗後。
康熙58年(1719年),《鳳山縣志》載,旗後汛有砲臺一大座,安中國式大砲六門,道光22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且於旗後築砲臺一座以為防備。
同治13年(1874年),日軍入侵琅嶠(恆春)直攻石門牡丹社,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乃先後派准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臺,構成中、低射程火砲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砲臺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雖屬西式砲臺,兵房位於北區,指揮所位於中區,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但旗後砲臺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八字門,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實深具建築特色。
光緒20年(1894年),旗後砲臺配有四門英製八吋阿姆斯壯後膛砲。
1895年乙未戰爭守軍劉永福義子劉成良所轄之黑旗軍與日艦發生激烈砲戰,日艦吉野號於登陸前砲擊,擊毀砲臺門楣「威震天南」之前二字。雙方戰至傍晚,日軍突破防線登陸成功,旗後砲台守軍棄守,由人在大坪砲台的劉成良率隊退往台南,日軍進而佔領打狗。臺灣日治時期,旗後砲臺之大砲被拆走、熔毀。二戰後,中華民國國軍於旗後燈塔及旗後砲臺之間另築碉堡。
現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以存歷史之真。
Top
發生過程:
「旗後砲臺」基座為下大上橢圓,砲台分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其上安置四門6.5公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旗後砲臺」之正門為中國式建築風格之八字牆,而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為其特色。
砲臺建築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中國自宋朝已用大砲,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臺灣均聘西人督造砲臺,高雄之旗後在台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砲臺。
砲臺的平面呈「目」字形,長向朝南北,短向朝東西,與旗後山之山勢走向一致。砲臺之主要牆垣由三合土築成,依南北分成三區: 北區包括主要營門、操場及兵房。
主要入口朝東略偏南,門口有向外張開的八字牆,用紅磚斗砌而成。兩側門柱上砌「囍」字圖案,地面踏階亦用花式圖案鋪砌,形式精美。大門上有額,題「□□天南」。門前臺階直下山腳,為補給用道。
中區為較高的平臺,中央有一條溝漕形的通道貫穿南北,連繫南北二區。南區為砲臺區,砲座沿西、南、東三面布置,下面為兵房及彈藥貯藏庫。大砲之布置以西牆一尊,旁有弧形屋頂小室一間,南牆配砲二尊,旁亦有囤頂小室,東牆配砲一尊。
歷史影響:
砲臺建築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旗後砲臺在台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砲臺。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