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晉德宮
晉德宮
時間
1862年05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鄭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晉德宮又名「艋舺助順將軍廟」,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康定路13號,現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建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由艋舺著名建材商人鄭扁先生(捷成商行)捐贈石灰建材及洪氏家族等地方士紳共同起造,為主祀助順將軍黃道周的道教廟宇,也是西門町的角頭廟。此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
淡水也另有一座同樣祭祀助順將軍的晉德宮。
事件背景:
將軍廟初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其後雖陸續修建,雕刻、結構仍具一定歷史價值。 以前是船頭勞工祭拜神,此廟見證地方發展歷史,臺北地區僅二處,具稀少性。
前殿已因拓寬康定路而拆毀。正殿為歇山重簷屋頂建築,臺北市內現存木結構歇山重簷屋頂建築僅有晉德宮、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臺北孔子廟及臨濟護國禪寺。
艋舺助順將軍廟,本名晉德宮,又名助順將軍廟,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主祀明代尚書助順將軍黃道周,是西門町的角頭廟。
清朝臺北地名「將軍廟街」因此廟而得名,大約是今日武昌街、昆明街、漢口街、康定路所圍成的地帶。
「將軍廟街」是大稻埕與艋舺間的重要道路,周邊便逐漸形成族群角逐之地。
助順將軍廟創建於清乾隆年間,祭祀的主神助順將軍黃道周是明末忠臣,泉州人感念其忠真,建廟奉祀,為泉州籍黃姓移民所景仰,全台目前只有萬華和淡水碼頭旁,還留有當年移民來台時所建的將軍廟。
Top
發生過程:
主祀助順將軍黃道周。黃道周,福建省漳州府銅山人,學者、書法家、藝術家、明朝官員,南明時為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被清兵所俘,不降而死。乾隆時諡忠端。因其忠義,清朝初年政治情勢緊張,閩南人、臺灣人頗為崇敬,並改尊稱為「助順將軍」,避免被朝廷查獲。
晉德宮僅有正殿,並無前殿。以正殿建設格局能達到歇山重簷屋頂之等級,代表當時信眾的經濟能力不差,也應對建廟規模會有較高的期許,不會以僅建造單殿廟宇就能滿足;以此推估晉德宮建廟之初應該會有臺灣一般廟宇常見的格式,也就是包含了前殿。前殿位置應是在現今康定路上,推估是因拓寬康定路而拆毀前殿,在1911年(明治44年)的地圖中,即顯示計劃道路畫在將軍廟圖示上。
正殿為歇山重簷屋頂建築,臺北市內現存木結構歇山重簷屋頂建築僅有晉德宮、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臺北孔子廟及臨濟護國禪寺。
在1922年(大正11年)的地圖中,康定路已存在,在1914年(大正3年)的地圖中,康定路尚是畫成虛線的計劃道路,當時主要是靠將軍廟街為交道要道,故估計前殿應是在這段期間內被拆除。
歷史影響:
目前為一橫式的廟宇建築。原有二殿,前殿已經因康定路拓寬被拆除,現只存正殿,而正殿為歇山重簷屋頂建築,是臺北市內現存木結構歇山重簷屋頂建築之一。正殿之木結構有對場作,在臺北市是僅次於大龍峒保安宮的精美對場作建築。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