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張家祖廟
張家祖廟
時間
1904年01月
地點
臺中
相關人物
張瑞楨、張朝榮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張家祖廟(發祥堂)是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市西屯區的直轄市定古蹟,鄰近統聯客運台中轉運站。屬私人祠堂性質,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內外護龍除供族人居住外亦出租給外人使用。
張家祖廟為清同治9年(西元1870年),來台張姓墾民奉祀入閩開基祖張文通公之宗祠,現址乃明治37年(西元1904年,清光緒30年)遷建,翌年竣工,屬雙進雙護龍格局,反應地主、家廟與佃戶之空間組群與建築關係。
事件背景:
「張」本是中國第4大姓,相傳遠祖揮公因善於製造長弓而被黃帝賜姓張。西屯區的張家祖廟則是奉祀元末明初因戰亂避禍而入閩(福建)的「馬堂張氏」第一世祖「張文通公」為主的宗祠。張文通初入福建汀州府,而後子孫逐漸分布福建漳州府南靖縣、平和縣境內,堂號為「馬堂」。
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南靖、平和縣境內的「馬堂張氏」各族派子孫(約是第12世、13世)開始陸續有人遷入臺灣臺中的大雅區、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台地東麓一帶。原祖籍於福建漳州府平和縣馬堂田背鄉的「馬堂張氏」後裔於1870年(清同治九年)11月時發起籌設宗祠,首先邀集同志出資,並購買此土地出租收租穀做為祭祖之用。
1904年(日本明治37年),張姓族人代表張瑞楨、張朝榮等七人發起籌募經費於現址下七張犁興建祖廟。
1985年11月27日,臺中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則登錄為歷史建築。2010年隨臺中市升格為直轄市後張家祖廟改為直轄市定古蹟。
Top
發生過程:
台中市三級古蹟張家祖廟,為早期來台中張姓墾民奉祀入閩開基祖張文通公的宗祠。張文通於元代末年,從江西翻越武夷山,入居閩江上源沙溪沿岸多山丘的谷地。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後裔不斷地播遷,清初時已落居漳州府的南靖、平和等縣境內,一部份向西南遷移至廣東沿海;有一部份更是冒著海上的凶險,渡海來台。來台的張姓子孫分散各地,從台中縣大雅鄉橫山地區、本市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山台地東麓及台中盆地邊緣地帶,皆為其後裔在台灣中部的定居地。從現有的族譜資料得知,其來台先祖曾先後分批抵台,以張家祖廟的祭祖活動分為七個陣會(現只存五個陣會)各在不同的日期舉行,即可推測張姓族人分批來台,而張家祖廟就是由不同陣會的張姓成員共同出資興建。
咸豐末年,下橫山的「謙興堂」成為張氏族人的祠堂。
同治9年(西元1870),分佈在水尾仔、上牛埔仔、水堀頭、下七張犁的張姓族人,租借上牛埔仔(今水湳機場內)的一戶民宅,將入閩第一世祖文通公奉祀於內,俗稱「牛埔仔公廳」,並且開始鳩資購買土地,組織「一世祖文通公祭祀陳倉」,以所收的租穀作為祭祀之用。隔年底峻工,命名為「發祥堂」。
歷史影響:
張家祖廟建築體裝飾部分隱含許多意義,例如樑上的「雙龍雙鳳」代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螭虎、蝙蝠」代表「賜福」,「兔子」代表「多產」,「貓、蝶(耄耋)」代表「長壽」,「芭蕉葉、葫盧、牛角」代表「吉祥」。而牆上及樑上的圖畫故事「懷橘遺親」、「彩衣娛親」…等教人要孝順,「劉備至東吳求親」、「林沖夜奔」-教人要有智慧,「木蘭代父從軍、岳飛精忠報國」-教人勇敢、愛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