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北水道水源地
臺北水道水源地
時間
1907年04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威廉巴爾頓
臺北水道水源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自來水園區,或稱自來水博物館,位於臺灣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對面,原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並將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列入古蹟主體範圍。現為自來水博物館。

事件背景:

1885年,清代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於臺北北門街(今衡陽路)、石坊街(今博愛路)、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政府領臺戰事中,日軍戰死者僅154人,而因疾病而亡者達4,000人,另27,000人返日本就醫,此使得當時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要求在臺的衛生顧問調查全台衛生狀況,制定上水道(自來水)與下水道設施為開發臺灣的首要工作。

1896年8月,由臺灣總督府所派的巴爾頓等人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臺灣的第一個自來水計畫亦於1896年在淡水開工。

1907年,依巴爾頓之建議,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臺灣水道工程自1896年巴爾頓與助手濱野彌四郎之衛生工事調查開始,至1937年時已完成了淡水、基隆、台北、士林、北投、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大甲、斗六、台南、高雄等共111處水道。

1951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