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自來水博物館
自來水博物館
時間
1907年04月
地點
臺北
相關人物
威廉巴爾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自來水園區,或稱自來水博物館,位於臺灣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對面,原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並將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列入古蹟主體範圍。現為自來水博物館。
事件背景:
1885年,清代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於臺北北門街(今衡陽路)、石坊街(今博愛路)、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政府領臺戰事中,日軍戰死者僅154人,而因疾病而亡者達4,000人,另27,000人返日本就醫,此使得當時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要求在臺的衛生顧問調查全台衛生狀況,制定上水道(自來水)與下水道設施為開發臺灣的首要工作。
1896年8月,由臺灣總督府所派的巴爾頓等人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臺灣的第一個自來水計畫亦於1896年在淡水開工。
1907年,依巴爾頓之建議,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臺灣水道工程自1896年巴爾頓與助手濱野彌四郎之衛生工事調查開始,至1937年時已完成了淡水、基隆、台北、士林、北投、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大甲、斗六、台南、高雄等共111處水道。
1951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
Top
發生過程:
日治初期(西元1896年)為展開臺北自來水設施之規劃,臺灣總督府特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來台進行衛生工程及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據巴爾頓先生之建議,以新店溪為主要水源,於公館觀音山腳下溪畔設立取水口以引水源,再於觀音山麓設置自來水淨水場,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自然流下的方式供應市區日常用水。
1908年首先完成用來安置8座抽水機組的「唧筒室」建築與取水口,待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後,臺北自來水才正式邁入現代化供水系統。
而在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1977年唧筒室便完成使命功成身退,但其兼具古典外觀與象徵現代化功能的建築體,充分反應當時建築的社會文化背景,因此1993年6月內政部將其列為三級古蹟,1998年更斥資八千餘萬元加以修復,同時多方蒐集資料並充實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的自來水博物館,開放民眾參觀。
歷史影響:
「蓄水池」位於觀音山頂,為臺灣首座經科學濾淨的淨水儲存設施,出入口立面採新古典主義風格裝飾,磚造的外牆以洗石子為主要表面材料。
「量水室」則為一長寬各約9公尺的磚造建物、屋頂為鋼筋混泥土,據推測應是臺北主要水道工程完工後至大正初年的增建工程,立面原採紅磚外露搭配鵝黃色灰泥的裝飾線,為當時特殊的日式建築風格式樣,後因水泥粉刷而不復見相當可惜。
至於「渾水抽水站」乃為民國50年因應戰後所需而建,為二樓鋼筋混泥土建築,以洗石子及暗紅色馬賽克磁磚為表面裝飾,呈現簡潔、幾何的現代主義式樣。
Top
回上一層